2025年7月,三大指数周线五连阳,沪指一度摸到3613点,收在3593.66点,这个点位,比年初高得多,投资者心里却悬着一根弦。 深成指、创业板、科创50,涨幅都不小,2%、3%、4%——看似一片大好,背后却是板块间的巨大分化,谁在流血,谁在狂欢,一目了然。 资金的走向其实很有意思,ETF成了主战场,沪深两市股票型和跨境型ETF,本周净流入40亿元,这个数字不小,关键是分布极度不均。 表面风光,背后却有隐忧,政策驱动成了最大推手,工信部宣布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钢铁、有色、材料需求都被点名,刺激效应立竿见影。 再看一眼,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拉动预期,传统周期板块价值重估,市场逻辑开始切换,资金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疯狂追逐新热点,但风险也在放大。 与此科创芯片ETF被抛售9.26亿元,军工ETF流出6.24亿元,资金明晃晃地在调仓换股,市场的风向标一夜之间倒向了周期和基建。 到了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人工智能的话题又被推上风口,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地,上海成了焦点,中国主动提出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AI眼镜、智能驾驶,这些概念都在加速落地。 阿里巴巴宣布AI眼镜年内上市,特斯拉自动驾驶也要在中国加速,科技题材的热度没消退,只是暂时让位给了周期和基建,科创50率先异动,人工智能硬件、算力ETF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炒作。 市场的韧性在于,尽管有波动,资金始终在寻找“强者恒强”的赛道,万得全A风险度飙到106.78,进入了“超涨”区间,2019-2020年的行情似乎要重演。 半导体、机器人这些产业方向依然被机构盯牢,科创人工智能ETF、机器人ETF成为新的布局对象,调整反而成了加仓的机会。 新ETF上市的步伐也没停下周将有4只新ETF登场,主题分别指向通用航空、自由现金流、科创芯片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ETF往往自带增量资金和题材催化功效。 通用航空产业ETF尤为值得关注,背后有政策加持,市场预期被不断拉高,未来一段时间,这类主题型ETF或许会有大动作。 技术层面,沪指周线留下跳空缺口(3536-3542点),短期隐患不容忽视,回踩10日线(3550点)蓄势的概率很大,市场节奏变得更难琢磨。 不过证监会周末发声,要巩固市场回升态势,加上两市周成交9.09万亿的活跃度,3674点的前高依然是多头的目标,市场情绪和政策红利形成合力。 这样的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调整就是机会、热点就是风口,节奏稍慢就可能错失行情,投资者必须时刻盯盘,保持警觉。 从资金流向到政策驱动,从主线切换到新题材爆发,每一步都充满博弈,交易逻辑在不断刷新,谁能踩准节奏,谁就可能成为赢家。 每一次拉升,都是多空双方的较量,每一次回调,又是资金新的分配,A股的故事还远没到终局,未来充满悬念。 所有人都在问,3600点是顶还是新起点,机构、散户、监管层,答案各不相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下周的市场不会平静。 市场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戏,有人提前退场,有人高歌猛进,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关于机会和风险的执念。 2025年7月底,A股的舞台上,涨跌、分歧、追逐、怀疑交织成一张巨网,谁能挣脱而出,谁就能掌握下一个风口。 跳空缺口还在,政策红利还在,成交量还在,真正的分水岭还没到,接下来会怎样,没人能断言。 市场留给所有人的时间都不多,决策、等待、下注,都在一念之间,胜负未定,悬念仍在继续。 ETF资金狂奔,A股多空对决升级,3600点是顶还是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