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状况了,欧洲或拦截俄军机?美国召回数百将军,特朗普态度变了
  •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出状况了,欧洲或拦截俄军机?美国召回数百将军,特朗普态度变了

发布日期:2025-10-09 17:23 点击次数:191

欧洲最近的嘴越来越硬。

爱沙尼亚刚说完俄军飞机闯入领空,英法德的外交官就跑去莫斯科当面表达“担忧”,顺便甩下一句狠话,意思是北约早就准备好了,全力应对,再来一次的话,击落俄战机也没问题。

这不是随口说说。爱沙尼亚9月19日指控说,俄方三架米格-31在没打招呼的情况下进入爱沙尼亚领空,一共停留了12分钟。这个时间不算长,但在东欧这么敏感的地方,12分钟够外界吵翻天了。

俄罗斯立刻否认。可是到了9月23日,美国人也来凑热闹。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先说,“是的,可以击落”,几秒钟后话锋一转,说“要看情况”。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调调,很有他个人风格。

更别忘了,波兰在爱沙尼亚事件发生前,才宣称击落了“多架入侵领空的俄无人机”,而俄方反应很激烈,要求透明调查,还说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无人机是俄罗斯的。到现在,波兰那边的调查也没个结果,但这丝毫没耽误欧洲继续加码。

27日,欧盟直接把炮口搬到了边境。他们想搞一个名字听上去很“科幻”的计划,“无人机墙”,部署侦察、追踪和拦截系统,范围包括欧盟与乌克兰、俄罗斯的边界。俄罗斯的反应很直接,批评这是加剧对抗的行为,并表示会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是波兰和爱沙尼亚的案件都没查清,欧盟就已经开始推进部署,这很容易让人怀疑背后是不是有意制造紧张局势,再拿这个当筹码压俄。如果真是这样,风险只会更大。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又开始变花样。

27日有美国媒体报道,他会见泽连斯基时表示,自己对撤销对乌克兰的限制持开放态度,也就是说允许乌军用美制远程打击武器攻击俄罗斯。不过,这个“开放态度”没有变成承诺。换句话说,美国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乌克兰真这么干,导致俄方反击,美国也不会帮忙兜底。

这种模糊立场,不是简单的政策摇摆,而是刻意把自己留在安全距离。在此之前,特朗普先说过乌克兰有机会恢复冲突前的边界,又把俄罗斯称作“纸老虎”,还威胁实施制裁。这些信息混在一起,反倒像是在试探俄罗斯的底线。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为了逼俄罗斯回到谈判桌。但这种方法能不能奏效,目前谁也说不准。俄乌战场早就不只是两国之间的事,美西方扮演的角色太重了,解决的钥匙也不在俄乌双方手里。

就在大家消化这些信息的时候,美国军方突然来了个“历史性且极不寻常”的动作。

26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宣布,下周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基地,数百名美军将领必须紧急集结。美国媒体称,几乎全是准将以上军衔,不只是本土的将军,驻外的高级将领也要回国。

这种规模的召集在美军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所以外界一边用“动员大会”形容,一边猜测是不是要搞大动作。

巧的是,不久前特朗普才要求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白宫的解释倒轻描淡写,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但越是这样,舆论的猜测就越多。俄乌没停,巴以在加速,美国国内也乱得很,这时候突然召集高层军官,显然不是临时想起来的会议安排。

再放到和欧洲的动作一起看,就更耐人寻味。欧洲那边在边境搞“无人机墙”,不断放话要击落俄军机,而美国这边如果真的放开乌克兰的武器使用限制,两条线上的压力会直接推向俄罗斯本土。

俄罗斯会不会忍?

从它的反应来看,至少在舆论战和外交场合是绝不妥协的。每一次事件之后,它都会迅速否认,并且反击指责西方加剧紧张局势。从波兰无人机,到爱沙尼亚的米格事件,再到欧盟的新计划,俄方态度都一样。

一个危险的趋势是,事件的真相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被用作政治和军事部署的理由。这种环境下,边境摩擦很容易被推动成更高等级的冲突。

和欧洲的强硬相比,美国的策略更像是两手准备。一方面高调“可能会支持”某种强硬举动,另一方面却不给承诺,让自己的行动空间保持最大化。五角大楼的秘密召集,也像是在为不确定的未来提前布好棋。

如果俄方真的被逼到强硬反击,北约会不会真的击落俄军机,这就不再是简单的口水战了。届时特朗普是继续模糊回应,还是让美国一起下场,局势就会出现新的拐点。

而眼下能确定的事实是,欧洲的动作已经到了实地部署的程度,美国的军政高层也在异常集结,俄方警告连连,战场之外的博弈已明显升温。

至于五角大楼这一批高层军官回到弗吉尼亚之后会讨论什么,官方没说,外界也只能继续猜。但考虑到俄乌和巴以两条战线还在燃烧,这次“集结令”很可能并不只是一次普通的会议。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