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否将成为中亚地区治理的积极因素尚未可知,但其在中亚的外交攻势无疑将对该地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亚与域外大国的合作更具灵活性,更多的参与方也挑战中亚各国的协调合作,中亚地区整合进程和地区组织功能的发挥都将受到一定影响。 第一,印度经略中亚增强了中亚国家与域外大国合作的灵活性。中亚地区是一个安全综合体,更适合采取对冲战略以维持中亚各自及其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安全与自治,地区权力的分配在不同层面是相互竞争而不是排他的。印度与中亚各取所需,其积极参与中亚事务,适时地成为中亚国家的又一个域外平衡者,扩展了中亚国家的选择空间,自然也提升了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灵活性。 长期以来,中亚被看作俄罗斯的“战略后院”,近几年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下,中亚与中俄两国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格局。由于在独立后对其主体地位的追求,中亚五国也积极与域外大国开展合作,尤其是引入美欧和日本的先进技术和外部投资,以平衡中俄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印度作为中亚重要的大周边邻国,中亚对与印度进一步开展合作抱有开放心态,双方在能源输送、物流联通、贸易畅通和文化交流等各领域都取得了初步成效。印度作为中亚事务的新兴参与者,其优势是没有历史包袱,在与中亚的贸易投资和互联互通领域强调新的规则和标准,倡导企业和民众的参与,这在其与中亚五国峰会的《德里宣言》里也作了明确要求。 印度特别强调其与中亚的历史人文联系,将其描述为中亚文化的共同塑造者,在语言、文字、民俗、宗教等领域都在加强与中亚的共同研究与展示,着力改善其在中亚各国的形象。在历史上的确有数个帝国途经中亚跨过山脉进入南亚次大陆,这给印度与中亚各国带来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2015年7月,莫迪访问中亚五国时在乌兹别克斯坦指出,印度与中亚地区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各自国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记,中亚文化印记在印度的未来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库曼斯坦,莫迪又指出,印度与土库曼斯坦之间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文明和文化纽带是众所周知的,这使两国人民之间产生了一种熟悉和友好的感觉,形成了两国密切关系的坚实基础。因此,抛开印度自身的能力因素,中亚国家民众对印度的整体认知比较好,官方层面的合作意向也比较强。 第二,印度经略中亚使中亚地区整合的进程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中亚地区合作进程缓慢,这在其独立30多年后尤为明显。在世界范围内,欧盟和东盟作为地区合作机制的典范,自然令中亚国家望尘莫及,即便是存在地区矛盾的南亚也建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可见中亚地区一体化进展之慢。这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独立后的中亚不像东南亚或南亚本身比较独立,可以迅速进行内部整合和对外合作;二是中亚五国内也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引领国家。 在中亚地区整合尚未取得进展的背景下,引入更多域外大国参与,势必对该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为不同域外大国的参与将带来不同的利益诉求,中亚五国与这些域外大国的合作程度又存在差异,中亚各国对俄罗斯、中国、印度、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组织的合作既存在议题差别也具有程度深浅方面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域外国家的利益诉求有可能存在矛盾,这会让中亚国家在推进一体化进程及其对外合作中难以调和。 如在安全合作领域,中俄推动的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亚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重要平台。目前,印度已经与除了土库曼斯坦之外的四个中亚国家建立了定期联合反恐演习机制,中亚四国正考虑在印度举办多边联合反恐演习。鉴于印度实力有限,期望其成为地区安全事务的重要维护者并不现实,但从其以往参与国际事务的历史记录看,印度很可能会成为国际合作的消极方或麻烦制造者。如何进一步整合中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将成为中亚推进地区安全合作的考验。 在经贸投资领域,中国、美欧和日本都与中亚五国有着较深的合作基础。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发生矛盾,中亚五国如何达成共识,“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也将成为难题。 第三,印度经略中亚客观上弱化了地区合作组织的部分功能。中亚既存的地区合作组织主要是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随着印度深入参与中亚事务且与中亚合作机制的逐步完善,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需求逐渐降低,其主要诉求将倾向于阻止对印度不利议题的讨论,而不是提供更具有建设性的议题。近几年来,关于疫情防控与应对、阿富汗局势、互联互通、打击恐怖主义等议题,印度与中亚五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合作机制,这使其能绕开在印度看来出现裂痕的上海合作组织,且能够在这些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3年,印度同时是上海合作组织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这两个组织的峰会都由印度主办,最能体现印度主场外交、利益诉求和价值观。2023年5月,印度突然宣布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改为线上举办,引发国际社会对个中缘由的猜测。其中既有乌克兰危机的原因,也有印度外交偏好的因素。二十国集团峰会是印度开展“全球南方外交”的重要平台,显然在印度的外交议程中更加重要。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俄罗斯领导的集体安全组织的重要成员,印度通过开展与中亚的合作也加强了与哈、塔、吉三国之间的关系,客观上强化了地区国家对集体安全组织的离心倾向,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的冲击下,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印度或将成为重要的搅局者。 在经贸层面,欧亚经济联盟并没有给中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推动,俄罗斯的重心是战略安全而并非经济发展。印度在推动中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方面具有更强的动力,莫迪政府多次呼吁加快南北运输走廊建设,通过伊朗的恰巴哈尔港与中亚实现互联互通。总之,未来一段时期内,印度、俄罗斯与中国如何协调推进在中亚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将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关键外部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