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在木船上抗击日军的少年,如今登上了中国人自己的航母!|独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当年在木船上抗击日军的少年,如今登上了中国人自己的航母!|独

发布日期:2025-07-14 14:38 点击次数:138

95岁的罗竞辉颤巍巍举起那把191型突击步枪时,布满皱纹的眼角突然泛起泪光。这把泛着金属冷光的现代武器,让他想起80年前那杆打光了200发子弹就卡壳的"水龙冲击枪"。老人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枪管,山东舰机库里的空调冷风掀起他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衣角,仿佛要把他带回1943年珠江口那个炮火连天的黎明。

"小罗!把高丽参捆结实喽!"少年时代的记忆随着海腥味扑面而来。那年他刚满13岁,跟着港九独立大队的王锦队长,开着连发动机都没有的杉木船,硬是在大鹏湾截下日军运输船。五百多根高丽参在船舱里堆成小山,战友们笑得见牙不见眼。可没等战利品捂热乎,鬼子的巡逻艇就追了上来,子弹把船板打得像筛子。"当时我们趴在船底,能看见海水从弹孔里呲进来。"老人突然咧嘴笑了,"你猜怎么着?队长让我们把高丽参全扔海里,鬼子光顾着捞人参,倒让我们溜了!"

甲板上的海风带着机油味,远处维港的摩天轮缓缓转动。罗竞辉扶着山东舰的舷墙往下望,当年他们打游击的这片海域,现在停着排水量六万吨的钢铁巨兽。老人忽然蹲下身,手掌紧紧贴住甲板:"这钢板得有二十公分厚吧?我们那会儿的船板,鬼子一梭子机枪就能打穿。"1944年南澳西涌那场遭遇战又浮现在眼前——刘队长带着弟兄们追击上岸的日军,土制步枪哑火的瞬间,鬼子转身就是一排子弹。老人至今记得队长倒下时,怀里还抱着那挺打光子弹的捷克式轻机枪。

机库里的歼-15舰载机让老人看得入神,地勤人员正在给折叠机翼做保养。"后生,这铁鸟能带多少炸弹?"得到回答后,他掰着手指头算账:"够我们大队打半年游击的弹药量。"旁边的小战士被逗乐了,却见老人突然红了眼眶:"我那班长要是能看见这个......"话没说完就扭过头去。当年背着汉阳造步枪的班长,牺牲前最后一句话是叮嘱他藏好剩下的七发子弹。

午餐时间,舰上炊事班特意给老人蒸了碗水蛋。舷窗外,052D型驱逐舰正在海面划出银亮的航迹。"现在娃娃们打仗不用啃树皮喽。"他搅动着蛋羹,想起1945年春天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有次在担杆岛潜伏三天三夜,最后半块压缩饼干十八个人分着吃。"有个惠州来的新兵蛋子饿得直哭,我们骗他说生蚝能管饱,结果这小子连吃两打,半夜拉肚子差点暴露隐蔽点。"饭桌上爆发出笑声,老人却盯着餐盘里的红烧肉出神:"那会儿要是有口热乎的......"

下午参观舰载武器时,老人执意要试戴数字化头盔。工作人员帮他调整头带时,发现老人后脑勺有道五公分长的疤。"这是1945年打万山群岛留下的纪念。"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鬼子掷弹筒炸的,卫生员用烧红的匕首给我止血,那滋味可比现在这头盔带劲多了!"周围人都屏住呼吸,老人却突然凑近导弹发射架:"这铁疙瘩能打多远?三百公里?好家伙,当年我们要是有这个,早把鬼子送回老家吃寿司了!"

夕阳把飞行甲板染成金色时,老人坚持要自己走完最后一段路。他的塑胶鞋底摩擦着防滑涂层,发出沙沙的声响。"以前我们划船靠潮汐,现在这大船说走就走。"海风吹乱他稀疏的白发,"王锦队长临走前说,等赶跑鬼子,要让中国娃娃都坐上大军舰......"暮色中,山东舰的舰岛亮起灯光,像一座钢铁铸就的纪念碑。老人慢慢举起右手,对着大海敬了个军礼。浪花拍打舰体的声音里,仿佛有木桨划破水面的回响。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