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现在的爱情故事越来越不好看了。 很多影视剧中的爱情,就像一顿速食。 各种香味能够直接刺激你的味蕾,却唯独失去了值得人们回味的余韵。 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各种情感诈骗频发,渣男渣女丛生让人们对爱情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导致爱情故事在市场中好像也变得不再吃香。 然而,最近有部新片却让人耳目一新。 虽然是小成本,却让人体会到爱情的酸甜苦辣。 豆瓣开分 8.0,名列今年第二高分爱情片。 今天,鱼叔就来安利一把—— 《关于约会的一切》 FolleMente 这部爱情片,其实来头不小。 还记得 9 年前那部被各国争相翻拍的《完美陌生人》吗? 本片就是由《完美陌生人》的原班人马打造。 制作团队一致,不少演员也是当时的卡司。 影片全程几乎只在三个屋子里来回切换。 而导演也曾在访谈中提到: 真的很便宜。 costa davvero poco. 这部「便宜」的小成本电影,最终成为今年意大利最卖座的电影。 之前《完美陌生人》用一场饭局,把人心中最私密,最害怕被人看到的东西摆到了台面上。 本片则像《头脑特工队》那般,将约会中男女双方心中不同的心思都变为具体的角色。 男方这边是:敏感、理智、古板、狂野。 女方则是:女权、感性、性感、少女。 表面上,这只是一场两个人的 date。 实际上,还有八个人在排兵布阵、出谋划策。 生动地将一对男女从对彼此摸索到燃起爱情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就让咱们来看看,这对男女到底会如何排兵布阵。 第一回:见面时刻 拉拉与皮耶罗是一对即将进行第一次约会的陌生男女。 其实两人都不确定这次约会的走向究竟如何。 是肉体快餐? 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但从见面前两人的准备来看,好像侧重点的确有所不同。 男方这边,皮耶罗站在成人用品自动贩卖机前,犹豫不决。 大脑里的四位,在疯狂讨论究竟要不要做好下一步的准备。 第一次约会就把 TT 塞在口袋里会不会太冒犯? 毕竟是属于成年人的约会,没必要太纯情。 而且买什么种类的更好呢? Anyway,大脑吵得再凶。 皮耶罗还是决定,有备无患。 女方那边,拉拉脑海中的那四位也在吵。 为的是如何穿着,给对方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不能太激进; 不能太暧昧; 更不能太暴露。 家里灯光的选择也要慎重。 太亮了显得脸色不好,太暗了又显得怪怪的。 纠结万分的拉拉,直接给已经走到楼下的皮耶罗上演了一场灯光秀。 当然,见面了两人对彼此目的的猜测也停不下来。 第一次约会,女方就让对方来到自己的家中,皮耶罗开始琢磨她是什么意思。 而男方随便说一句话,拉拉的脑海里会下意识给对方下定义。 第二回:调情时刻 睡还是不睡?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眼前的问题。 两个并不熟悉的人在一个私密的环境中约会,人们最害怕应该是出糗吧。 拉拉就是越怕啥越来啥。 皮耶罗进门,为了缓和气氛,两人决定先来上一杯。 在要第二次倒酒时,拉拉内心的女权 Lady 开始发威。 所以当拉拉把酒拿来时,脱口而出「所以是我倒还是你倒」。 皮耶罗一脸不明所以。 两人聊了一会儿,拉拉提出吃晚餐。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却说出: 要不要直接躺在餐桌上吃? 女权 Lady 难以置信地要在四个人中找出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 这还没完,吃饭聊天时,拉拉又没头没脑说出: 啊,其实我是个女色魔。 好吧,也不是没头没脑,是性感女神在作祟。 拉拉自己也感叹: 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次社死瞬间? 第三回:尴尬时刻 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拉拉提出做一个「游戏」: 看着对方的脸,想象对方逐渐变小的模样。 在很多爱情故事中,这种深情对望的时刻,都是爱火点燃的机会。 但实际上,皮耶罗脑海中可以说是「毫无杂念」,只有一连串自己喜爱的球星名字。 至于拉拉,则是除了皮耶罗的眼睛哪里都看,除了皮耶罗这个人什么都想。 原本该眼神拉丝,暧昧气氛升起的时刻,两人却陷入一种莫名的尴尬中。 对视失败,那就来聊点深入的。 可谁能想到,皮耶罗突然陷入词穷。 脑海中的四个人满头大汗想赶紧找到那个准确的词汇。 看着皮耶罗卡在那里,拉拉也想帮他一把。 奈何她脑海中的四个人也是翻箱倒柜,却一无所获。 好在,皮耶罗最终还是说了一个过得去的词语,才将这一段里里外外慌乱又尴尬的时刻结束。 第四回:怀疑时刻 皮耶罗与拉拉的约会,成型于一次搭讪。 所以,两人对彼此其实都不了解。 这实在很危险。 谁知道对面的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出来诈骗的渣男 / 女? 这不,就在两人气氛逐渐走向暧昧时,皮耶罗接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电话。 拉拉内心最感性的一面率先不安起来: 她肯定有老婆,还有个女儿。 叛逆一面却说: 有主的男人最容易撩。 接着性感的一面出来应和: 她说得不错,他们是被占有的,我们却是自由的。 拉拉之所以这么在意这件事情,是因为她之前就因为遇人不淑,被迫成了第三者。 但紧接着,她听出来皮耶罗是在和女儿打电话,而且非常有耐心。 拉拉内心又活泛起来了: - 这男人真是奶爸典范。 - 这就开始想象他当爸爸的样子了? - 没戴婚戒,衣服皱巴巴的,周六晚上没约会,她是个被生活推着走的单身汉。 直到听见皮耶罗自己亲口说出「前妻」,拉拉才真正安心。 当然,纠结的可不止拉拉一人。 又是一个氛围拉起的时刻,门铃响了。 拉拉下楼后,皮耶罗开始头脑风暴: - 现在都晚上十点半了,还有人按门铃她下楼去开门? - 我们该走了,尊严高于一切。 - 这人是谁啊?搞不好是个女人。 - 我们应该去看看。 一看,皮耶罗心死了—— 是个男人。 他内心敏感的一部分缩在小角落中,嘤嘤表示自己在看到劳拉的阳台时,其实就已经脑补两人美好的未来。 可现在 ....... 好在,拉拉回来好好解释了一下是她前任。 而且在她眼里,这段感情已经结束。 不过即便如此,这场约会的氛围也彻底被破坏。 第五回:火花时刻 本以为前任的出现会把这次约会搞砸。 没想到,却促成了两人距离的拉近。 一开始,皮耶罗眼见氛围不对劲,便知趣地打算离开。 但走到门口,又突发奇想,提议陪拉拉拆完前任的礼物后再走。 对此,拉拉表面看起来平静,但内心已经对皮耶罗刮目相看。 礼物拆开一看,前任竟然送了颗钻戒。 这一下点燃了拉拉的怒火,拉开了一场渣男批判大会,并波及同为男人的皮耶罗。 面对这样的情况,躺枪的皮耶罗只能选择安静任骂。 可谁又能想到,他内心早已被生气的拉拉俘获。 看,爱情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第六回:激情时刻 终于两人相互拉扯到了全篇最精彩的一幕:床戏。 也是全片想象力最有趣的地方。 比起「正餐」开始前的亲吻,两人如何拉丝,本片选择着重描绘嘴唇相触前两人脑中关于「究竟谁先」的争论。 这种拟人化的小鹿乱撞,生动而细腻。 「正餐」开始,比起用大尺度,本片选择用过程中两人脑海中的「实时弹幕」来反映真实的情绪。 然后再用挥汗的动感单车、独木桥、欢呼、加油声来不断激化情绪。 最后,再让八个人大声合唱皇后乐队的《Somebody to Love》。 没有任何刻意的露骨,却也将情绪一下子拉到顶点。 第七回:坦诚时刻 两人大脑中的不断争吵,其实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在情感中受过伤,有着过多的恐惧与忧虑。 于是,便在心里设下一层又一层的防备。 刚见面时,拉拉内心就有一点点下意识抗拒: 我们真的该警惕陌生人,他们霸占空间、侵犯边界,还自以为是、指手画脚。 人们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却又不愿过多展示自我。 就像拉拉会侃侃而谈自己有些小众的喜好。 但内心另外几个部分,又会不断否定自我,质疑为何要说这些。 皮耶罗看到拉拉与其他男人见面后,内心理智与古板的部分认定他们两个已经玩完。 可另一部分,又有再试一试的冲动。 这种自我的拉扯与对抗,让两个人有些不知所措。 电影最后,皮耶罗与拉拉还是因为各自脑内的博弈,对这段感情的走向依旧抱有怀疑。 更因为拉拉下意识一句「一起养狗」,碰触到了彼此的私人边界线。 更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他们对这段感情先按下暂停键。 亲密之后的温存没有持续多久,拉拉就让皮耶罗离开了。 但,两人明显都有舍不得。 脑中的八人更是开始激烈的复盘,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难道就要 bad ending 了吗? 非也。 有句话叫「试一试才知道」。 将来都是未知的,或许你因为害怕而将对方关在门外。 可如果真的打开门后,说不定会发现,其实对方正是自己寻找的那个人呢? 这种患得患失的慌乱,不才是爱情美妙之处吗? 总结:关于约会的一切 这个故事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般,讲述的只是关于约会的一切。 一个场景,两个人,密度不算低的台词,全部都是围绕一个晚上的约会展开。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看得肾上腺素飙升。 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感情有多澎湃,而是把他们的心思表现得有多细腻。 虽然我们在片中看到的是一段约会,但重点其实不在两个人外在的浪漫感,而是内心的纠结。 总有人说,现在的爱情片越来越不好看了。 其实是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爱情本身就被加了速。 人们从相遇、相识,到相互联系、约会 …… 一段爱情好像都进展得非常快。 曾经那种漫长的对对方想象的过程,已然被压缩。 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们在面对悸动、面对情愫的那些纠结与拉扯就消失不见。 皮耶罗与劳拉也是从一个搭讪认识快速进入到约会。 但是导演将这一场约会背后,两个敏感、丰富的内心扩大展现出来。 比起简单快捷地展现爱情的发生,甜腻的交往。 这种尴尬、疑惑、不理解、忍耐、心口不一的拉扯才是让爱情最真实也最有趣的地方。 而当内心走向平静安宁的那一刻,也恰是全片最美妙最动人的一刻。 全文完。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