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深圳北站,T先生遇到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 他只不过想从便捷换乘通道走到B1出站口接女儿,却被车站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那位工作人员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从这里过去需要开具“放行条”。 T先生当场就愣住了,他掏出手机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这里明明是火车站,怎么搞得像要进保密单位似的? T先生是个猪肉贩子,平时在广州市场里做生意,嗓门大、性子直,但为人特别讲道理。 他那天早上特意从广州南站坐高铁赶到深圳北,就为了接参加香港研学活动归来的女儿。 爷俩买的是十二点零三分的商务座票返回广州,他想着时间充裕,还能顺便考察下车站的贵宾休息室环境。 才十点二十二分就到了深圳北站,女儿的研学机构说孩子十一点左右会到达西广场B1出站口。 T先生一看时间还早,就悠哉游哉地通过便捷换乘通道进了候车大厅。 他慢悠悠地转了一圈,找到商务座休息室的位置,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打算原路返回去接女儿。 那条便捷换乘通道离B1出站口特别近,差不多就二十米距离,站在通道口都能看清出站口悬挂的指示牌。 通道左侧有个常开的小门,不用刷身份证就能过去。 T先生一只脚刚迈出门,就被工作人员喊住了。 他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自己违反了啥重要规定。 工作人员说这是“反向出站”,不符合规定。 T先生赶紧把手机购票记录亮出来,解释说只是去接个孩子,马上就回来。 他特意强调女儿还未成年,研学机构的人只会把孩子送到出站口,这年头谁敢让小孩子独自在火车站乱跑? 说着他还指了指不远处的出站口,表示就这么点距离,工作人员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结果陆续又来了两位工作人员,个个都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第三位来的像是个小领导,直接抛出解决方案:要过去可以,得去值班室开“放行条”。 这话可把T先生逗乐了,他跑过这么多车站,头回听说接孩子还得开条子。 他忍不住吐槽:这都2025年了,怎么还有这种事? 现在不是都讲数字化、智能化吗? 开条子这事儿听着就跟上世纪八十年代似的。 T先生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眼看着就要十一点半了,女儿随时可能到站,十二点零三分的火车可不等人。 他试着和工作人员商量,说特殊情况能不能通融下,毕竟这么近的距离,他又是持有车票的旅客。 可对方铁面无私,坚持要按规矩办事。 最后T先生没辙,只好灰溜溜地退回候车区。 他灵机一动,想起刚才踩点时看到的商务座休息室,赶紧往那儿跑。 果然贵宾厅的工作人员比较好说话,听说他要接孩子,很爽快地指引他从员工通道出去。 T先生接到女儿后,爷俩一路小跑才赶上火车,差点误了车。 事后T先生越想越有意思。 他跑过全国这么多车站,还是头一回在深圳北站遇到要开“放行条”的趣事。 这让他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里面办事都要盖章批条子,没想到2025年还能体验到这种复古流程。 他记得深圳明明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向来以高效便捷著称,火车站这个“放行条”的规定倒是很有怀旧情怀。 T先生把这段经历发到朋友圈,立马炸出一堆吐槽。 原来好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个朋友说他去年在深圳北站想从换乘通道去便利店买瓶水,也被要求开条子。 结果等条子开好,火车都要开了,只好饿着肚子赶车。 还有个女士说她想出去接个老人家,工作人员愣是让她跑了半个车站找值班室,最后也没找到能开条子的人。 这些吐槽让T先生恍然大悟。 原来不是他一个人碰上这种事儿,看来这条规定在执行上确实有点较真。 他琢磨着,火车站出台规定肯定是为了维护秩序,但执行时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些? 像他这种情况,明明看得出来是正经接人的旅客,刷个车票登记下应该就能解决,何必非要折腾人去开条子? T先生记得上次去日本旅游,在东京站迷路了,工作人员虽然语言不通,但还是连比带划地帮他指路,最后还亲自带他过去。 国内很多车站也越来越智能化,刷脸进站、智能导引都普及了。 深圳北站这个“放行条”的规定,倒是保留了一份独特的传统特色。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T先生后来和女儿在火车上复盘这段经历,小姑娘听得咯咯直笑。 她说爸爸今天好像经历了时空旅行,从2025年一下子穿越到了上个世纪。 T先生摸摸女儿的头,心想这趟接站之旅虽然有点波折,但倒成了爷俩一段难忘的回忆。 他打算下次再去深圳北站时,真要好好看看开条子到底是个什么流程,说不定还能收集到更多有趣的素材。 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