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争,美军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283万,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朝鲜战争,美军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283万,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发布日期:2025-09-10 21:34 点击次数:67

原计划一天内完成这篇文章,但最终耗时十五日。此文撰写颇为艰辛,且未必能赢得广泛认可。当前网络上盛行的是激励性文章与情感渲染之作,而我整理资料的过程更多基于个人研究,分享出来旨在与众人交流。尽管网络氛围如此,我仍决心坚持自己的方向。

在之前发布的一篇文章里(参考: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韩军及“联合国军”各部队具体伤亡统计概览),有不少读者提出了“疑问”,详情见附图。

关于“质疑”的声音,我们观察到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观点。一方认为美军伤亡人数过低,难以置信;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美军伤亡人数过高,同样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一直以来都不被极端左翼与极端右翼的人士所接纳,两边都对我持反对态度。

我并非专注于“爱国话题”的网络名人,也不以传播正面信息为己任,我的身份是一名历史研究者。我的写作坚守一个原则:“基于事实,追求真实”。然而,关于志愿军的故事,即便是客观陈述,也可能被部分右翼人士视为过度美化,因为志愿军的真实事迹本身就蕴含着鼓舞人心的力量。同样地,当我诚实地讲述历史,又可能引起一些左翼群体的不满。

实际上,这两类人群本质上是相同的,拥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一项共通之处便是他们在知识上的不足。

有人认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被夸大,实际上,他们未了解美军当时实行的轮换制度。一般而言,一线战斗人员较快轮换,大约半年到一年便能返回国内;二线保障人员的轮换则稍慢,通常一年到一年半也能回国。

因此,美军参与战争的人员数量相当庞大。

志愿军的情况也相似,但他们的轮换方式是整建制部队进行替换,同时设有专门的兵员补充机制,规模相当庞大,每月需补充一至两万人。根据的统计数据,志愿军总人数已达240万,超出了以往所提的190万这一数字。

关于这一点,美国的情况也类似,随着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所记录的参战兵力数量持续上升。过去我提及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参战总兵力约为170多万。然而,在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于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的演讲中提及“美军参战人数达到200万”。根据我目前所获取的最新美国统计数据,仅美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参战总兵力就高达283.4万,具体可参见下图。

据译文所述,“韩国目前约有283.4万官兵在役。”坦白讲,关于朝鲜战争的信息,我向来保持开放态度,不易感到意外,但这一数据确实让我颇为震惊。

熟悉我的读者应当知晓,我的文章向来不乏实质性内容,更不会仅止于浅尝辄止。接下来,我将探讨美军何以能动员如此庞大的兵力参与战争。

需明确的是,在战争初期及中期,美国民众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也未如部分人所述,对战争持冷漠态度或对战争目标感到困惑。即便到了战争后期,主要的反战群体也仅限于参战者的家属。多数美国人视这场战争为“民主信仰者与全球推广共产主义力量间的重大对抗”。例如,当得知中国加入战争的消息时,许多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希望给予中国一个深刻的教训。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这些充满斗志的美国人面临被征召入伍的现实时,他们却开始寻找各种借口以避免或推迟服兵役。

美军准将乔治·C·莫兰记录称:众多请求延期服役的呼声源自那些“精打细算的爱国者”,他们原本欣然接受训练津贴,但只要动员迹象显现,他们随即转而“探索如何规避义务”。(内容源自《美国国民警卫队战时动员情况》)

当其他美国青年响应征召踏上军旅之时,这群被称作“睿智的爱国者”的人们站在送行队伍中,口中喊着响亮的标语,眼中闪烁着泪光。举例来说,当美军第45师整装待发之际,有美国人以略带嘲讽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幕:“随着一声悠长的火车汽笛响起,匆匆的告别话语交织在一起,一群年轻人以欢呼的方式表达着不舍,随后火车缓缓驶向远方,变得模糊不清,送行者挥舞的手帕也渐渐难以辨认。”

在美国人的描述中,那些被称作“明智的爱国者”的角色,在中国历经七十年变迁后,其类似群体在中国网络上逐渐演变为了“爱国网络红人”。

上述信息致以那些自称为“爱国意见领袖”及其坚定追随者。

美军参战部队数量庞大,是除轮换制度之外导致该现象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军参战的具体部队数量并不确切知晓。信息较少的民众普遍认为美军有7个师参与;而信息稍多的人则会提及美军共有9个师,其中7个师部署于前线。因此,时常有人带着自信满满的姿态,严厉地质询:不是说美军参战的是7个师吗?那这7个师加起来,人数岂不是达到一两百万?

1、战斗成员与后勤人员

首要步骤是对美军参与作战的部队进行分类,区分为直接战斗部队与后勤支援部队。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将所有陆军部队的指挥权限授予了第八集团军。但需注意,普遍提及的“第八集团军”实际上全称为“驻韩第八集团军”,原因是当时在日本还存在另一个第八集团军(作为后方支援)。1950年8月24日,美军组建了日本后勤指挥部门,将作为后方的第八集团军整合进该部门,其主要任务是支援驻韩第八集团军。这一情况直至泰勒中将担任指挥官时才有所变动,驻韩第八集团军再次简称为第八集团军。

此信息揭示了美军参与朝鲜战争时的部队部署情况。他们的部队按地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韩国,另一部分则位于日本。位于日本的美军同样参与了战争行动。简而言之,作战司令部设于韩国,而后勤支持则在日本。提及美军参战人数约170余万时,这仅指在韩国的前线部队,并不涵盖位于日本的后勤部队及预备队。这与志愿军的情况类似,有些志愿军部队虽未进入朝鲜,但仍属于志愿军编制。

提及日本,存在一支被称为远东总部战术预备队的部队,它由日本境内所有待命的战斗部队整合而成。到了1951年5月,这支预备队被美军第16军所接替。简而言之,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共投入了四个军的兵力:它们分别是隶属于第8集团军的第1军、第9军、第10军,以及后来由远东总预备队转变的第16军(后更名为第14军)。第16军(后称第14军)下辖了包括美军第40师、第45师、骑兵第1师、第24师,以及空降第187团战斗队、第34团战斗队等多个部队,并且始终保持至少两个步兵师的规模。具体而言,第40师和第45师分别在1951年末和1952年1月被派遣至朝鲜战场。而骑兵第1师、第24师和空降第187团战斗队则是在1952年中至1953年7月间陆续重返朝鲜。至于第34团战斗队,则是在1953年5月进入朝鲜。

3、韩国的支援保障部队概述

在韩国,美军的后勤保障事务统一归驻韩第8集团军管辖。首个后勤指挥机构于1950年7月4日在釜山成立,当时称为釜山基地司令部。到了7月20日,该机构更名为第2后勤司令部。随后,在9月29日,第3后勤司令部也被建立起来。这两个后勤司令部统管着众多后勤部门,负责为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这些部门种类繁多,相当复杂,即便是美国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部门并非全是后勤性质,例如还包括了第56水陆两栖坦克营等其他类型的单位。

值得注意的情况是,1951年5月,第2后勤司令部的第52汽车营规模庞大,下辖多达17个连队,实质上形成了一个汽车集群。该汽车营在物资运输上发挥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弹药供给,成为了美军第2师在第五次战役中成功抵御志愿军第12军与第15军猛烈攻势的重要因素。在800高地与和平谷的两次交锋中,志愿军第15军面临了严峻挑战(相关背景:某志愿军部队起初实力较弱,但通过一场硬仗赢得了王牌荣誉,但也因此埋下了隐患)。在这两场战斗中,美军几乎完全依赖炮火进行压制,其步兵甚至未开一枪;而志愿军第12军则在美军猛烈炮火的阻挡下勇往直前,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伤亡代价(相关背景:一次兵变事件被美军长期掩盖,仅有一位美国学者勇于揭露真相)。第52汽车营每日为美军第10军提供的补给量高达2380吨,其中弹药占比达到了1810吨。

这促使我回想起曾提及的网络谬传。该传言声称,在抗美援朝战役期间,志愿军弹药消耗量高达560万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确切数字为114452.49吨。若再加上损失的4046.83吨,总量也不过118499.32吨。简而言之,志愿军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的全部弹药,仅仅相当于美军第52汽车营在第五次战役中,65天内所运输的弹药量。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1952年8月,美军对后勤体系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设立了韩国联合后勤司令部。该司令部承担起为驻韩美军、韩国军队以及所有“联合国军”部队提供后勤支持的任务。需指出的是,该司令部不仅管理着众多后勤部门,还直接指挥着步兵师。美军第1骑兵师、第2骑兵师以及第24步兵师等部队,均在该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守卫铁路线、监管战俘,并作为战区的预备力量。

在日韩两地,后勤司令部以及总预备队、战区预备队的兵力规模,与美国陆军的主要战斗部队(即常说的包含8个师和2个团战斗队)相当,比例大致为1:1:1,这里的比例指的是驻韩第8集团军战斗部队、其后勤部队,以及驻日后勤保障部队与总预备队之间的兵力对比。自1953年起,驻韩第8集团军中的支援部队人数已超过其一线战斗部队,具体数据参见下表:

记录显示,1950年7月至9月期间,美国陆军在韩国部署的兵力分别为29610人、59139人和93321人,这些数字主要由战斗人员构成,因此拉低了整体的平均兵力水平。然而,从1951年6月开始,美军在韩国的兵力稳定超过22万人。在停战前的26个月里,有7个月的兵力甚至超过了24万人,其中美军第8集团军的最大兵力达到了271129人。此外,1951年5月时,美军在韩国的兵力为215392人。

4、关于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其战斗部队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美国陆军在战争中投入了8个师的兵力,但并非24个团。美军第8集团军麾下长期活跃的团级战斗单位共有5个:包括空降第187团、第5团、第15团、第34团和第65团。此外,还有第29团,它在初次上阵后即遭重创,编制取消;以及第14团,它替代了被撤销的第24团的位置。在这之中,第15团和第65团被编入了第3师(原本第3师下属的团级单位为第7团、第14团和第30团)。而第5团则被归入第24师,用以填补该师第34团因受损严重而产生的空缺。不过,当第24师于1952年1月返回日本时,第5团并未随行,而是继续独立执行任务。综上所述,实际参与作战的团级单位总数为28个。值得注意的是,第34团曾两度重建,因此在记录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第34团。

以下是相关信息的汇总,请查阅下表:

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似,实际参战的现役军人并非主力。除了从美军现役陆军中抽调增援力量,还有13.8万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参与了行动,而这些成员主要是新招募的士兵。

第8集团军及其下属各师,均设有专门的直属与配属单位。

驻韩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共有员工1074名,其中包括G-1、G-2、G-3、G-4四个主要参谋部门,并设有22个专业参谋处。司令部下辖三个军级单位,每个军部配备260名员工。除司令部人员之外,还有众多直属与附属部队,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美军第8集团军曾拥有的战斗力量包含28个步兵团,除此之外,还有80个支援营作为辅助。通常情况下,其战斗编制维持在26个步兵团与72个支援营的组合。

然而,美军各师还直辖有特定兵种部队,下表仅涵盖了坦克营以及炮兵与自动武器营的编制情况。

据此信息,可以明确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陆军炮兵部队共有62个营。此外,还需加上陆战1师所配备的4个榴弹炮兵营以及1个火箭炮兵连,合计为66个炮兵营外加1个炮兵连,具体为65个榴弹炮兵营的规模。

如此,我们便能处理两大问题。首要的是,有专家在探讨抗美援朝战争末期情况时提到,由于苏联火炮的支援,志愿军的大口径炮兵装备数量超越了美军。据该专家所言,美军仅拥有486门大口径火炮,而志愿军则达到了504门(参考:苏联提供的武器数量庞大,导致志愿军的大炮数量超过美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军配备了65个榴弹炮兵营,总计大约1100门105毫米及以上口径的榴弹炮(部分营为4连制,此处为简化计算,采用约数1100门),这一数量远超志愿军。

自1952年末起,韩国军队的每个师团,参照美军编制,均配备了3个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的营以及1个装备155毫米榴弹炮的营。在朝鲜战争期间,韩军拥有13个师团,因此总计拥有52个榴弹炮兵营,配备了超过936门口径不小于105毫米的榴弹炮(关于韩军师级以上的炮兵具体配置,目前信息尚不完全)。除此之外,“联合国军”方面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炮兵力量。相比之下,志愿军方面仅有约500门口径不小于105毫米的火炮。这意味着,志愿军需以这500门火炮对抗敌军总计超过2100门的同类榴弹炮。在数量、口径以及炮弹储备上,志愿军均处于劣势,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志愿军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关于第二个问题,现已明晰。美军为辩解在阵地战中的挫败,声称:根据美军作战规定,以朝鲜战争战线规模来看,理论上美军应配备50至60个炮兵营提供支援。然而,美军在实际统计时采取选择性方式,仅将非固定配置的十几个炮兵营纳入考量,对外宣称仅拥有十几个炮兵营,以此来说明火力支援严重不足。但实际情况是,加上一个重迫击炮营,美军实际上拥有66个炮兵营。以1952年10月为例,当时美军在一线部署了5个师,韩军7个师团,英军1个师,这些部队共配备了82个炮兵营。由此,美军的谎言显而易见,不攻自破。

我们常提及抗美援朝战役的非凡性,以及志愿军部队的卓越贡献,但反观我们的研究深度,却远不及先辈们的辉煌成就。深感愧疚,深知责任重大且道路漫长。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