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抗战岁月中的飞虎队,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P-40战斧式战斗机机头上那令人瞩目的血盆大口图案,亦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部脍炙人口的影片《黄河绝恋》中,那位英俊的美国飞行员与性感女星宁静所演绎的凄美爱情故事。 抗战初期,我国空军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众多优秀飞行员英勇牺牲于沙场。1938年,在武汉会战的烽火中,中国空军的主力实际上是由苏联派遣的援华特遣队所组成。然而,随着诺门坎事件的平息,日苏两国在边界问题上达成了和解,签署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华援助亦随之减少。在这关键时刻,我国亟需建立起一支能够捍卫领空安全的强大力量。 国民政府采纳了民间招募策略,高薪聘请了一批退役飞行员,以此为基础,成功组建了一支空军部队。该部队肩负着抵御日本空军对昆明、重庆等后方城市持续不断的空袭与轰炸的重任,同时亦致力于保卫云南与缅甸之间至关重要的交通线路。 抗战前期国军飞行员高志航牺牲 美国志愿大队,其官方名称为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为AVG。关于“飞虎队”这一别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在1941年12月那场著名的昆明空战之后,民众将飞机机头上的鲨鱼嘴误认为是老虎的图案。于是,昆明的报纸便将他们誉为“飞行的老虎”。此后,迪斯尼公司更是专门创作了一幅卡通形象——一只长着翅膀的老虎。从此,飞虎队的名字便广为流传。 飞虎队战机涂装 飞虎队的作战成员,昔日多由美国退役飞行员及预备役飞行员组成,其中战斗机飞行员尤为稀少。队伍中,运输机与轰炸机飞行员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经过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严格测试后,他得出结论,能够熟练驾驭P-40战斗机的飞行员寥寥无几,仅有十几人。陈纳德对此判断,该队伍的战斗力仅与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后备部队相当,面对当时经验丰富的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确实显得力不从心。 飞虎队存在的时间很短,在官方正式记载当中,中华民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筹建于1941年4月15日,是一支完全由美国民间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飞行队,换种说法,就是一群高薪聘请的雇佣军。 1941年8月1日,飞虎队宣告成立。翌年10月,他们在缅甸完成了严格的整训。紧接着,12月,他们踏入中国境内,投身于激烈的战斗。直至1942年7月3日,这支英勇的队伍宣告解散。从组建到解散,总共历时不过十四个月,而他们参与战斗的时间不过七个月。尽管在中国战场上的停留时间不长,且人员配置相对有限——飞行员100名,地勤150名,后勤30名——整个飞虎队仅280人。 飞虎队之所以存在的时间颇为短暂,其背后原因实则一目了然。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对珍珠港的偷袭,美国随即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在此背景下,国民政府亦迅速响应,正式对日宣战——自七七事变以来,国民政府未曾对日宣战。自此,中美两国正式结为同盟,携手并肩,共同投身于这场激烈的战争之中。 美国空军亦陆续进入我国,并设立了驻华航空特遣队第23战斗机大队。鉴于民间飞虎队的使命至此已告一段落,其队员得以选择加入第23战斗机大队。最终,仅有5名飞虎队成员选择留下,继续效力于驻华航空特遣队。 飞虎夹克 仅有五人留守,其背后原因不言而喻。过去他们所获利润颇丰,且享受着超越普通国民的待遇。如今,若要加入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第23战斗机大队,他们必须适应更为严峻的作战条件,并且还将承受薪资与生活品质的双重下降。 飞虎队成员的薪酬究竟如何?一般飞行员月薪达600美元,小队长则为650美元,而中队长月薪更是高达700美元。这样的薪资水平在当时是美军现役飞行员薪酬的三倍,更是中国空军飞行员薪酬的二十倍。 当时的飞虎队飞行员薪资在美国社会可谓是位居前茅,属于顶尖的高收入职业。若以今日的情况来比照,其待遇相当于现今中国顶尖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抑或是诸如中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区域负责人所享有的丰厚薪资。 这仅仅是基本薪资,飞虎队的福利待遇同样优厚。每月可享受30美元的津贴,食宿全免,每年更享有为期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奖金丰厚,每击落一架日本飞机,即可获得高达500美元的奖励。此外,中国方面还为飞虎队的飞行员购买了高额的人寿保险,每人保额为一万美元。若飞行员不幸受伤或牺牲,其家属将获得相应的赔偿。国民政府亦会对伤亡飞行员的家属提供额外的六个月工资,并承担相应的医疗及丧葬费用。 飞虎队的领军人物,陈纳德上尉,于1937年从美国陆军航空队卸任,彼时的军衔仅为上尉。然而,当他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顾问后,其月薪竟高达1000美元,是他在美国退休金收入的十倍之巨。 国民政府对飞虎队的支持,不仅体现在高额的薪酬上,更在生活设施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标准。为此,特设立了战地服务团,专责管理飞虎队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与起居。 初来乍到,飞虎队的每一位成员均被安排入住宽敞的单人间,且享有独立的浴室及卫生间设施。此外,每间房还配备了专业的保姆与佣人,负责日常的清洁与衣物洗涤工作。在营区内部,设有酒吧俱乐部,以及每隔50人便配备一个专用游戏室,供队员们休闲放松。 飞虎队成员的饮食标准规定,每人每日可获得约一斤一两的肉类。相较之下,即便是在当时我国最为精锐的远征军中,士兵们一个月所分得的肉类供应量也未曾超过一斤。这还仅限于肉类,而诸如鸡蛋、猪油、牛奶、咖啡、茶以及糖果等副食品则完全敞开供应,任由士兵们随心所欲地享用。至于烟酒,更是实行免费且不设限量的政策。 须知,那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岁月。国民党中央军即便为了温饱都倍感艰难,黄维曾因部下官兵衣衫褴褛而遭受蒋介石的严厉斥责;胡宗南亦多次申诉,称部队粮食匮乏,士兵营养不良,以致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与作战任务。 抗战时期瘦损的国军士兵 依据当时国民政府财政专家的精算,一名飞虎队飞行员所需的物资开销,足以支撑500名教导总队级别的士兵。教导总队,作为国民政府所建立的德械师中的精英力量,其地位不言而喻。在飞虎队七个多月的战斗历程中,其总开销高达800万美元。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一费用的惊人之处,不妨将之与抗战前组建一支装备简陋的德械师所需费用进行一番对比。 在抗战前夕,国民政府所成立的德械师装备了克虏伯75毫米山炮,每门炮的售价高达1.4万美元。以德械师师属炮兵营为例,配备12门克虏伯山炮所需费用总计为十六万八千美元。至于37毫米近防炮,每门售价为2600美元,四门近防炮的总价为壹万零肆佰美元。 毛瑟步枪的单价为40美元,若为一个德械师配备九千支,总费用将高达36万美元。马克沁重机枪的价格为800美元,购置72挺则需支付1万4千4百美元。捷克式轻机枪的单价是400美元,以88师的标准配置,装备336挺,其费用总计为13万4千4百美元。此外,还需考虑弹药、通讯设备和服装等开销,综合来看,组建一支标准简装版德械师的大致成本约为100万美元。 国民党军队抗战时期 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极为严峻,抗战爆发前,全国的总税收仅有区区2.5亿美元。众多地方实力派军阀对南京中央政府移交税金的态度消极,更不用说在抗战初期三年内,数十场大规模会战接连爆发,国民政府仅控制西南数省,财政资金已是极度紧张。在这样的困境下,竟然能筹集到800万美元巨款来维持一支空军部队,实属不易。 在巨额投入的背后,飞虎队在短暂七个月的参战历程中,究竟有何战绩?根据国民党的数据,从1941年12月20日的昆明首场空战起,至1942年7月3日解散,飞虎队共执行任务102场,其中空战26场,轰炸任务23次,支援轰炸4次,空中拦截10次,以及若干次未记录详细情况的紧急出动。与抗战后期美国十四航空队的作战密度相比,飞虎队的作战频率显得较低。 国民党宣传的显著成果包括击毁日军飞机296架,使其受损153架,并成功消灭日军地面及空中人员共计一千名。而我方损失飞机23架,阵亡及失踪人员共计24人。 飞虎队 这一战绩显然有所夸大,按平均数计算,飞虎队每执行一次任务,便几乎能击落三架日军飞机。 在二战落幕之际,依据日本方面的史料记载,1941年至1942年7月期间,中国战场上的作战资料显示,日军共损失飞机115架,人员伤亡接近400名。而美国与英国方面对飞虎队所取得的战果进行了情报统计,结果显示该队仅击毁日军飞机31架,其中包括轰炸机14架、九七式战斗机14架,以及三架隼式战斗机。 尽管当时国民政府依旧依据击落日机296架的辉煌战绩,为飞虎队全额颁发了奖金,这一举动使得陈纳德对蒋介石的为人深信不疑,并一直保持敬意。即便在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陈纳德依旧对蒋介石忠诚不渝,继续为其效力,并在台湾成立了民航局,为宝岛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显著力量。 陈纳德 就性价比而言,国民政府投入巨额资金维持着一支效能与成本极不成比例的雇佣兵队伍,实在是损失惨重。试想,若将这笔资金用于装备八个德械师,在与日军的交战中,至少能够击溃一两个师团级的作战单位。 但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能单纯的去算经济账,尤其是国民政府一向以来重视国际观瞻,淞沪会战之时能将最精锐的部队放到上海这个三面受敌,还能被日军舰炮火力打击的地方,以至于血战三个月,只为了让国际友人看一看中国人的骨头也很硬。而且这个中华民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还是蒋夫人宋美龄亲自招募的,待遇寒酸了岂不是不给第一夫人面子。 自1942年7月3日起,飞虎队的称谓不复存在。翌年,即1943年,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第23战斗机大队经过改编,正式更名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十四航空队。同时,中美空军混合团的成立亦告成立,该团致力于协助国民党空军培养飞行员。在都梁所著的小说《大崩溃》中,便描绘了一位桀骜不驯的中国飞行员,他正是中美空军混合团的一员。 然而,在众多文艺作品中,那段抗战岁月里驰援我国的美国空军常被亲切地称作“飞虎队”,特别是那为我国抗战提供空中生命线的驼峰航线,更是深入人心。今日,沿线的铝谷依然熠熠生辉,宛如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中美两国人民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共同书写的英勇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