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4500米上的科技小院,在藏北高原修复冰天雪地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海拔4500米上的科技小院,在藏北高原修复冰天雪地

发布日期:2025-08-20 14:45 点击次数:188

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次仁蹲在自家门前,手指头戳着地上绿油油的牧草直发愣。

这要是放在三年前,他打死都不信能在这种鬼地方种出这么精神的草来。

那会儿草场秃得跟中年男人的头顶似的,风一吹,沙子打得人脸生疼。

"这地方连草都活不成,人咋活?"次仁常常蹲在门口发愁。

藏北高原这地方可真不是人呆的。氧气少得可怜,吸口气跟抽半根烟似的费劲。冬天冷得能把铁锹冻裂,夏天紫外线强得能晒脱皮。牧民们都管这儿叫"生命禁区",连最耐寒的牦牛在这儿都瘦得跟猴似的。以前草原上的草能没过膝盖,现在秃得都能看见地皮。村里老人常说:"再这么下去,牛饿死,人也得搬。"

就在大伙儿都愁眉不展的时候,一群"不怕死"的科学家来了。领头的干珠扎布教授顶着高原红的脸蛋,带着一群年轻人在草原上搭了个铁皮房子,这就是后来的"科技小院"。刚开始牧民们都觉得这群人是吃饱了撑的,高原上种草?那不是白费劲嘛!

博士生王璐还记得第一次来做实验的情景。早上五点就得爬起来,裹着军大衣在零下25度的冰天雪地里捣鼓温度计。她管这叫"高原桑拿",冻得鼻涕都能结成冰溜子。他们在草场上架了好些铁箱子,通上电给草"烤暖气",说是要研究全球变暖对草场的影响。牧民们看得直摇头:"城里人真会玩,给草都装上空调了。"

最让次仁觉得离谱的是那个"冬圈夏草"的主意。夏天把牲口赶出去吃野草,空出来的羊圈拿来种草。"这不是胡闹嘛!"次仁当时笑得直拍大腿,"羊圈里能种出草来,我名字倒着写!"可没过半年,邻居家真在羊圈里种出了半人高的牧草,够三头牦牛过冬吃的。这下次仁坐不住了,揣着青稞酒就找上门去:"那个...教授,能教教俺不?"

科技小院的点子一个比一个邪乎。他们搞了个"草地轮休制",让草地"上三天班休七天",说是比996的打工人待遇还好。刚开始牧民们嫌麻烦,后来发现休过的草地长得特别旺,牦牛吃得膘肥体壮,这才服气了。还有个叫李征的小伙子整天在草场上转悠,看见毒草就拔。次仁问他为啥跟草过不去,他咧着嘴笑:"这些坏草抢营养,得给好草腾地方。"

三年过去,原先光秃秃的试验田现在绿得晃眼。干珠扎布教授抓起一把土,里头居然有蚯蚓在爬。"这可是高原的生态血糖仪啊!"他兴奋得像个孩子。数据不会说谎:毒草比例从40%降到12%,牧民冬天买草的钱省了六成多,牦牛出栏时平均能多长28斤肉。次仁现在逢人就夸:"这群读书人真有两下子,冰碴子地里都能种出金疙瘩来!"

夕阳把雪峰染成金色的时候,科技小院的师生和牧民们常常围坐在一起啃糌粑。有天王璐接到北京来的电话,说是要百万年薪挖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她的答复。"不走啦!"她扬了扬手里的草种,"这儿能种出未来,值!"牧民们哄笑起来,次仁递过一碗酥油茶:"闺女,喝口茶暖暖,明天还得教我们新招数呢!"

藏北高原上有句老话:"冻土里长出的格桑花,最知道春天的分量。"如今在这海拔4500米的"生命禁区"里,倔强的牧草和更倔强的人们,正在谱写新的故事。次仁现在最爱干的事,就是蹲在自家门前,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牧草在高原的风里轻轻摇晃。他知道,这抹绿色会越来越浓,就像希望一样蔓延开去。

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来处理。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