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门诊来了一对早产双胞胎的家长,满脸焦虑。原来,这俩孩子比预产期提前了不少时间出生,家长看着同龄孩子的发育情况,心里直犯嘀咕,担心自家宝贝跟不上。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我给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对早产双胞胎逐渐追上了发育进度,现在已经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了。这个案例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关注早产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有多重要。 对于早产宝宝,不能直接用实际月龄来评估发育进度,得用纠正月龄。简单来说,纠正月龄就是从宝宝预产期开始算,而不是实际出生日期。比如,宝宝提前两个月出生,实际月龄是4个月,那纠正月龄就是2个月。我设计了一个0 - 24月龄大运动发育对照表,结合纠正月龄换算,能帮助家长更准确地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一般来说,纠正月龄1个月时,宝宝能在俯卧位时稍微抬头;3个月时,俯卧位抬头能达到45度;6个月时,能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12个月时,能独自站立一小会儿。家长可以对照这个表,看看自家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 在居家训练方面,不同月龄段有不同的训练方法。纠正月龄1 - 3个月时,可以让宝宝多趴着,这有助于锻炼颈部和背部肌肉。家长可以在宝宝前方用色彩鲜艳的玩具逗引,吸引宝宝抬头。我把康复师指导的动作转化成了图文分解步骤,方便家长操作。比如,让宝宝趴在柔软的垫子上,家长在前面拿个小铃铛,轻轻晃动,发出声音,引导宝宝抬头看。纠正月龄3 - 6个月时,可以进行翻身训练。家长可以先帮助宝宝侧翻,然后逐渐减少辅助,让宝宝自己尝试。比如,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身体一侧,吸引宝宝翻身去够。 不过,在训练过程中,家长要警惕一些危险信号。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发育异常的表现。一是肌张力异常,比如宝宝的身体特别僵硬或者特别松软;二是姿势异常,像总是头往后仰、双腿交叉等;三是运动发育明显落后,比如纠正月龄6个月还不能抬头;四是两侧肢体运动不对称;五是抱起宝宝时,宝宝的脚总是踮着;六是宝宝在俯卧位时,不能用手肘支撑身体;七是宝宝到了该独坐的月龄,却坐不稳。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宝宝来医院检查。 当家长发现宝宝有发育异常的迹象,或者想寻求更专业的康复帮助时,就需要对接医联体康复资源。我梳理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官网的服务模块,家长可以在上面查询全国儿童康复中心的信息。通过这个渠道,能找到离自己较近、比较靠谱的康复机构,让宝宝得到更专业的康复治疗。 关注早产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们不用过于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训练技巧,及时发现异常并寻求专业帮助,早产宝宝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