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外相去了趟格陵兰。 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 当时没人在意这事。 几个月后五个国家把军舰开到了北冰洋。欧盟的人跑去东京,说格陵兰那地方资源真不错,要不咱们一起弄。这话是说给日本人听的。 美国人试过想买岛,没成。 特朗普可能对格陵兰岛动手。 这不是玩笑。多国势力正在冰层之下悄悄较劲。格陵兰突然成了大国棋局里那颗谁都想拿的棋子。 冰雪覆盖的岛屿横在北美和亚欧的航线上。它是北极的门,也是跨洋运输的咽喉。地理本身已经足够让人睡不着觉。 地底下还埋着东西。天然气。石油。铁矿。还有那个让所有工业国家都坐不住的三个字:稀土。 据说那里的稀土可能有3850万吨。不对,应该说是3850万吨起。这个数字一旦落地,全球的稀土供应链得重新洗牌。 没人想只做旁观者。 特朗普谈论格陵兰岛的方式,像是在谈论一件必须拿下的拍卖品。 他公开提过购买意向。 私下还提过更硬的手段,比如军事选项。 话没变成现实,意图倒是足够清楚了。 丹麦那边回绝得很快。 欧盟也跟进了,说这是他们内部的事。 买岛这事基本没戏了。 不对,应该说,明面上的购买没戏了。 更实际的争夺转向了地底下,那些矿。 后来发生的所有事,其实都是围着这个转的。 欧盟没打算让出这块蛋糕 五月份那会儿 日本前外相上川阳子跑了一趟格陵兰 说是科研调研 动静不大 没多少人注意 后来回头看 那次行程不简单 像是一步提前落下的棋子 之后几个月 欧盟内部关起门来开了不少会 议题绕不开北极 也绕不开日本 他们想合作 但又不想把美国惹毛 这事拖到九月十六号终于见了光 欧盟委员会的塞茹尔内当时在东京参加一个供应链论坛 他直接挑明 希望跟日本联手开发格陵兰的资源 他讲得很清楚 他们要建的 是一条不带美国和中国玩的稀土供应链 话说得轻巧 背后藏的劲可不小 美国被直接排除在外了。 全球舆论场炸开。 两天前,9月14号,一场叫“北极之光”的联合军演在格陵兰岛启动。丹麦、德国、法国、瑞典、挪威参与了。规模很大,动员也广,这几年在格陵兰近海几乎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美国没收到邀请。 事情已经不用再多解释。欧洲在用行动证明,格陵兰这事,他们不想只当配角。 时间线串起来看,一切都不是巧合。日本前官员上岛算第一步,欧盟高官提联合开发是第二步,现在五国军演压上来。像一套早就写好的剧本。 他们不只是在抢资源。 他们想重新画一张格陵兰的地图,这张图里,没有美国的位置。 特朗普当然有反应。 他那个动武的说法,听听就好。这人谈判向来这样,先喊个高价,制造点紧张空气,等着对方软下来。 但欧盟这回没接招。 他们和日本凑一块,演了出戏。格陵兰那点资源,美国可能抓不住了。北极那盘棋,美国也给晾在了一边。 这对特朗普不行。美国优先嘛,战略要地的东西怎么能让别人捏着。 真打起来?那不太可能。 欧洲和日本是老盟友。动了手,北约自己就得先乱。国会和军方都不会跟他这么胡来。 打盟友的地盘,国际法上也根本站不住脚。 动武倒计时更像一句口号,心理战的成分远大于实际。 格陵兰岛的地缘棋局彻底变了。 表面是抢稀土,背后其实是全球产业链的拆解和重组。欧盟拉上日本去格陵兰,不只是找资源,是想另立门户,摆脱对中美的依赖。 美国还在用老办法,靠盟友体系控制关键矿产,想稳住新冷战里的老大地位。 日本的位置特别有意思。 明明是美国的盟友,却总跟欧盟凑在一起干点事。 这种摇摆不是偶然,是东京在新秩序里主动选择的策略。 美日同盟也不再是过去那种铁板一块了。 不对,应该说,铁板早就锈了。 中国没怎么被直接点名,但那个去中美化供应链的说法本身就够明白了。 谁都清楚,绕开中国搞资源合作,成本高得离谱,风险也大得吓人。 格陵兰那项目,大概率会变成下一个试验场。 用不了多久,它就能搅动更多复杂的国际互动。 这场博弈根本没完。 岛上的冰雪在一点点化掉,可围绕它的国际关系,倒像是越冻越硬。 特朗普现在还没动,但没人觉得他就这么算了。 他下一步会怎么走,恐怕早就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圈。 欧盟跟日本谈得热闹,能不能真搞起来,变数还多着呢。 格陵兰这地方,北极边上一块孤零零的岛。 它正悄悄变成世界舞台的中央。 这座岛很冷,但博弈从来不冷。 脚步踏上岛屿,军演拉开阵势,外交辞令在空中碰撞。这些动作重复发生,柴火就这么添进去了。 没人说破,但谁都清楚。 世界或许正从这里开始转向。一种新的秩序,未必更好,但一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