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在一场公开会议上扔出一枚“重磅炸弹”:伊朗已接收俄罗斯的米格-29战斗机,并即将批量装备中国的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和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尤其是“红旗-9即将交付”的说法,让一直自诩为“中东天空主宰”的以色列和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先进武器就是为了应对以色列的威胁而引入的。 米格-29是应对当前紧张局势的应急选择,而苏-35才是伊朗空军未来现代化的核心装备。 但引人注目的还是红旗-9的部署计划,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远程防空系统,将与俄罗斯的S-400系统共同构筑伊朗的“多层次防空网络”。 这一消息的曝光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三个月前的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一系列空袭,导致伊朗防空系统几乎瘫痪。 据比利时“陆军知识”网站披露,伊朗虽然拥有超过20种型号的防空导弹,但从老旧的苏制系统到较为先进的俄制S-300,都在以军的电子战和精确打击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有多套S-300系统被以军摧毁,从西部边境到德黑兰的空中门户一度洞开。其主力战机包括美制F-14雄猫、俄制米格-29和中国歼-7,大多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美国网站报道称这些“老古董”因长期制裁缺乏零部件,妥善率不足30%。 在6月的冲突中,伊朗空军几乎未能有效迎敌,甚至有多架F-14和一架KC-747加油机被击毁。 开战初期,伊朗空军高层遭“定点清除”,更导致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做了长达8个月的准备 据美国网站报道,以情报机构向伊朗境内安插大量特工,甚至在伊朗腹地建立秘密无人机和导弹基地。空袭开始时,这些特工同步对伊朗军用机场、防空阵地和核设施发动袭击,并为以军战机提供精确坐标。 这种“内外夹击”的战术,让伊朗防空部队措手不及。 惨痛的教训迫使伊朗加速寻求防空升级。 军事观察员分析指出,伊朗防空系统存在四大缺陷:国土辽阔而部署密度不足、技术水平落后20年、装备体系杂乱难以协同、战术运用僵化。这些弱点使得伊朗在面对以色列的防空压制战术时几乎无还手之力。 红旗-9的到来恰好针对这些短板 根据百度百科的技术参数,红旗-9射程约125公里,射高18000米,采用SJ-212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追踪100个目标,并自动筛选6个具威胁的目标优先接战。 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的反应时间仅12-15秒。 军事频道报道称,红旗-9B配备的S波段相控阵雷达结合长波反隐身技术,对F-35的探测距离可达200公里以上。其拦截弹速度高达4.2马赫,能有效打击隐身战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此前在埃及的测试中,红旗-9B曾成功模拟拦截隐形目标,并展现抗电子干扰能力。 埃及的案例成为红旗-9的广告 2025年7月,埃及部署的红旗-9B系统与歼-10C战机实现联网,形成覆盖以色列西部空域的防御网。 以色列战机随后罕见远离埃及边境。 英国媒体透露,伊朗在遭遇空袭后紧急下单采购同款系统,计划以石油易货方式支付。 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牵扯精力,S-400交付存在不确定性;而中国提供的红旗-9不仅性能可靠,还具备兼容性优势。伊朗现役的40多部老旧红旗-2系统可通过技术升级与红旗-9联网,测试拦截成功率高达98%。 这种“新老混搭”方案既能节省成本,又可快速形成战斗力。 伊朗正在深化与中俄的战略协作 2025年3月,中俄伊三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 三国在阿曼湾举行联合军演,伊朗外长会晤时强调“不发展核武器,但绝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这种协作被外界视为抗衡西方压力的“战略支点”。 伊朗的军购计划也折射出中东安全格局的变迁。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出售F-35和“爱国者”导弹主导地区防务体系,但埃及、卡塔尔等国转向中俄装备,沙特也在考察歼-10C。分析指出,中东国家正从“单极依赖”转向“多极平衡”,试图通过武器来源多元化提升战略自主性。 2025年7月,伊朗反间谍部门逮捕数十名涉嫌为以色列提供情报的人员,并查获多处秘密军火库。巴基斯坦称,这是伊朗加强内部安全的一部分,旨在避免重演6月遭渗透的悲剧。 德黑兰正在多条战线上修复其防御体系。 伊朗议会近期批准了46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较往年增长200%。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防空现代化,包括采购先进战机和导弹系统。伊朗总统在访问参加上合峰会时表示,伊朗将坚定推进国防自主化,并称“美国美丽面孔的背后是魔鬼”。 俄罗斯已向伊朗交付的米格-29战机部署在西南部设机场,直面以色列方向。 苏-35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伊朗空军的制空能力。但防空系统的整合仍面临挑战,中国的红旗-9、俄罗斯的S-400以及伊朗国产系统需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作战,这需要中俄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