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始下降阶段(巡航高度至3000米)当飞机距离目的地约160公里时,飞行员开始执行Top of Descent(TOD)计算。此时驾驶舱会响起"DES NOW"提示音,飞机以每分钟300-500米的速率下降。空乘人员开始进行客舱安全检查,收起餐车并确认行李架关闭。 2. 进近准备(高度3000米至1500米)机组联系机场塔台获取进场许可,同时进行着陆构型准备。这包括放下扰流板、设定襟翼角度(通常先放至15度)、检查起落架系统。现代客机的飞行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连续下降剖面,节省燃油的同时减少噪音。 3. 拦截下滑道(高度1500米以下)飞机进入仪表着陆系统(ILS)信号覆盖区,自动驾驶仪开始捕捉航向道和下滑道信号。此时飞机与跑道呈30度夹角,下降率保持在每分钟180米左右。副驾驶会持续报出高度:"1000英尺(300米)""500英尺(150米)"。 4. 决断高度(约60米)当飞机降至决断高度(DH),机长必须做出关键判断:若能目视跑道且飞机处于稳定进近状态,则继续着陆;否则立即执行复飞。此时速度降至约140节(260km/h),襟翼完全展开至30-40度。 5. 拉平阶段(高度30米至3米)飞行员柔和向后带杆,使飞机从3度下滑角转为平飞姿态。发动机推力降至慢车状态,飞机依靠惯性继续减速下沉。此时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拉平过早会导致"海豚跳",过晚则可能重着陆。 6. 主轮触地后轮首先接触跑道,触发地面摩擦使得扰流板自动展开,同时反推装置启动。现代客机着陆垂直加速度通常控制在1.2-1.5G之间,超过1.7G会被记录为硬着陆事件。完美着陆的标准是乘客几乎感受不到撞击。 7. 减速滑跑阶段飞机保持直线滑行,机长依次操作:①踩刹车踏板 ②使用发动机反推 ③开启空气刹车。A320等机型可自动施加最大刹车压力,波音787则采用电传刹车系统。跑道潮湿时还会激活防滞刹车功能。 8. 脱离跑道当速度降至60节(110km/h)以下,飞行员操控前轮转向,沿滑行道标记驶离跑道。此时塔台会指示停机位路线,地勤人员也开始向停机坪移动。飞机电气系统自动切换至地面电源模式。 9. 停机程序飞机准确对准廊桥或远机位标记后,机组执行关车检查单:收起襟翼、关闭发动机、设置停机刹车。最后通过PA系统播放"客舱机组解除待命"的语音提示,标志整个降落流程圆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