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财路断,全球资本狂涌中国 曾经在中国市场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的美国能源商,今年6月直接傻眼了!去年还能在中国大把捞金的原油、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到了今年6月,对华出口量竟然齐刷刷地暴跌到接近零!这就好比原本稳稳躺在钱堆里的人,突然一觉醒来,钱都没了,能不懵圈吗? 白宫那边还挥舞着关税大棒,以为能继续从中国身上捞好处呢,没想到中国反手就切断了美国能源产业的“摇钱树”。这还不算完,更让华盛顿心慌意乱的是,全球资本就像疯了似的一股脑地涌向中国。韩国股民那叫一个疯狂,狂买54亿中国股票;中东土豪也毫不含糊,抢投宁德时代;就连美国国债都被国际买家集体抛售了。这美国,原本想着靠能源和金融手段卡中国脖子,没想到反倒把自己给坑了,真是应了那句“偷鸡不成蚀把米”。 咱先来说说原油这一块。2024年6月的时候,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价值还高达8亿美元呢,那时候美国页岩油企业可高兴坏了,想着能在中国市场大赚一笔。可到了2025年6月,这个数字直接变成了刺眼的“0”。这就好比从天堂一下子掉进了地狱,美国页岩油企业眼睁睁地看着1800万桶原油堆在港口,就是运不出去,直接损失超过了10亿美元。得克萨斯州的油井老板们那叫一个急啊,集体写信给特朗普,说“再不加关税,我们全得破产”。这原油订单说没就没,8亿美元的订单就这么蒸发得无影无踪,美国能源商能不心疼吗? 再看看LNG,也就是液化天然气。美国天然气巨头切尼尔能源的货轮在海上漂了两个月,愣是没找到中国买家接盘。从2025年3月起,中国对美国LNG进口量连续四个月挂零。这是为啥呢?原来啊,15%的基础关税加上追加的惩罚性税率,让美国天然气价格比卡塔尔贵出三成。中国买家可精着呢,转头就签了卡塔尔270亿美元的长期大单。美国天然气本来想着在中国市场大赚一笔,结果因为价格太高,根本没人买,这60天零交易,可真是创下了纪录。 煤炭这一块也特别讽刺。2024年6月中国还进口了9000万美元美国煤炭呢,可到了2025年同期,就只剩下900美元的“象征性采购”。蒙古国卡车每天拉着3万吨低价煤从口岸入境,运费比美国海运便宜30%。内蒙古电厂的采购经理直言:“美国煤?那得加钱才能烧得起!”美国煤炭本来想着靠着中国市场赚点钱,结果因为价格没有优势,被蒙古国煤炭打得落花流水,这差距也太大了。 不过呢,美国切断中国能源进口,以为能卡住中国脖子,没想到中国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在能源方面,中国有中东油和俄国气,管够!在山东日照港的油轮卸货区,沙特阿美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旗帜飘得老高。2025年1 - 5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7644万吨,占总量的27.3%,沙特油占19.4%,两国包办了近半份额。美国原油呢?只剩3.7%,连马来西亚的份额都比不过。这就说明,中国根本不缺能源供应,美国的能源牌打不响。 在金融方面,中国也有自己的策略。中国央行地下室的金库又扩容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突破2800吨,同时连续三个月抛售美债,持仓压到7563亿美元,这是16年最低。美国财政部急得跳脚,全球资本4月集体抛售468亿美元美国债券,连欧洲人都把400亿欧元转投自家股市。中国抛售美债,增加黄金储备,就是为了降低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美国想靠金融手段打压中国,没想到中国早有准备。 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掌握了主动权。稀土可是美国军工的命脉,五角大楼采购员最近愁得睡不着觉,F - 35战斗机的永磁电机供应商发来警告:“中国削减稀土出口配额,生产线最多撑3个月。”全球90%的稀土加工攥在中国手里,石墨出口管制已让美国电动车电池停产两周。洛克希德·马丁工程师苦笑:“总不能去朝鲜买材料吧?”中国在稀土和石墨等关键资源上的优势,让美国在科技领域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在应对美国的挑战,全球资本也在重新布局。首尔证券公司的交易员们最近盯盘盯到眼花,韩国大妈们疯狂下单买进中国股票,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成最热标的。2025年头7个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砸下54亿美元,中国市场首次超越日本,成为韩国人第二大海外投资地。证券经理朴俊宇感叹:“以前客户只问美股,现在开口就是‘有宁德时代吗?’”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 美国试图用《外国公司问责法》逼中概股退市,结果百度、京东等12家企业反手就搞“美港双重上市”。香港证监会紧急修订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二次上市。金管局更绝,直接上线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在美元体系外另建通道。这说明中国企业在面对美国的打压时,有自己的应对办法,而且还能开拓新的市场。 #AIGC热点大赛#美国原本想着靠能源、金融和科技手段打压中国,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不僅没有被美国的打压打倒,反而在能源、金融和科技等领域有了更大的发展,全球资本也更加看好中国市场。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旨在分享信息和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文中涉及的观点和数据,读者应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