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三国武将个个都是百步穿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以为长坂坡真有人做到七进七出,刀枪不入?别被电视和小说里的桥段唬住,其实三国里那些“如虎如龙”的武将,大多数都被罗贯中和后人吹过了头。比如温酒斩华雄、锦马超夜战张飞、吕布一挑三英,现实都没咱想象的精彩。说了这么多,到底还有多少三国名将,只是历史的“顶流网红”?他们的真实战绩和品格,是如假包换的英雄,还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普通人?别急,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三国“被吹上天”的五大武将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要看三国演义,哪能不看武将比拼?”武艺高强、性格鲜明的英雄们,在小说里拼得你死我活,各路粉丝也是掰着指头,“我家武将才是真男人!”可是,一边是小说里神挡杀神的大英雄,一边是正史记载里战绩尴尬的小能手,到底谁在讲真话?马超、赵云、吕布、华雄、姜维,这五位在演义里被夸成“高配版李逵”,现实中可没那么多光环。小说写他们万人敌,史书却常常惜字如金,甚至不少事迹压根没发生过。既然如此,那谁才是被高估最狠的三国武将呢?你觉得你的偶像还靠谱吗? 先聊马超。“锦马超、银枪亮,不畏强敌顶梁柱。”这是三国粉丝对马超的溢美之词,但历史里的马超,人设就没这么高:他想谋害曹操,却被许褚一个眼神吓退,什么“虎痴对决二百回合”完全瞎编。再看“割须断袍”,史书压根就没提过。甚至潼关大战,曹操带的就是许褚,马超一点脾气都没有。老百姓一听三国,觉得马超至少勇冠三军,结果真实的他混得还不如个小队长。 再说赵云。现在随便一个游戏都给他加满武力值,还有一身白甲银枪、长坂坡单手抱娃、七进七出无敌先生,堪称“宇宙保镖”。可史书记叙他做过的战役也就那几次:长坂坡救人算个小高潮,其余大部分时候都是担任刘备的贴身护卫,战功列数,却鲜有独领一军击退强敌的佳绩。街头大妈都说赵云“枪挑猛将”,可真实记录里,真刀真枪的单挑几乎没有。就像现在网上的“带货主播”,宣传一堆,最后你拿到手才发现也就值个白菜价。 还有吕布,三国演义说他“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英战吕布简直家喻户晓。其实吕布个人武勇不假,但也远没小说那么离谱,正史记载他常年败仗,甚至最后被生擒而死。普通老百姓要是知道“吕布单挑三英”根本没发生过,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好多年。 看着这些所谓战神的真相,很多人可能会有点失落:“原来我的偶像真的只会吹?”历史里马超屡战屡败,动不动就投奔新主,甚至不惜认干爹;吕布更不用说,忠诚度跟天气一样说变就变,不是背叛丁原就是倒戈董卓。赵云虽然被称“常胜将军”,但大部分时间是刘备的“总安保”,偶尔有表现,也只是保驾护航。翻开陈寿的三国志,赵云那一段字数甚至没关羽多,后半生官拜将军,却一直不得重用。 这些传统英雄形象的背后,史料中揭示的却是功绩一般、性格多疑甚至有些自私的领路人。比如马超,自己的亲爹和兄弟还在曹操手里,他先发难,基本等于把家人交给了命运。吕布背主三姓,连古人都看不下去,称他“有勇无谋”。华雄,在演义里成了关羽扬名的背景板,其实正史连名字都懒得多提,出场即“领盒饭”。姜维呢,本想北伐成大业,但十来次出征鲜有大胜,一直被权臣排挤。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不过,也有人站出来说:“演义本来就是文艺创作,要那么较真干嘛?”不少粉丝选择相信小说,不信史书,“我的偶像由我自己定义”。毕竟,谁不希望历史里有个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可当冷冰冰的史实摆上桌时,真假好坏,就得公道说话。 但故事哪会真的这么简单?接下来的真相,可能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 吕布一个集“超级猛男”和“绝世叛徒”于一身的传奇,其实一生都在被算计。他虽然手脚麻利、武力略胜一筹,但政治嗅觉奇差。你看他投靠董卓,杀主求荣,转头就被王允玩弄于鼓掌,最后还被张邈、袁术等人利用来利用去,一生中几乎没得过一天真正的安稳。历史眷顾的从来不是“光有蛮力”的猛将,而是既能打仗、又懂人心的智者。吕布最后落得惨死白门楼,就是只会靠武力混日子的最好注脚。 再说让多少粉丝崇拜的赵云。其实细看他的“高光时刻”,无一不是身边有贵人提携。长坂坡救主,是因为刘备军溃败需要树立典范,他救了阿斗,此后一路官运顺畅,却始终看不到他独立带兵打出名堂。刘备最信任的,不是赵云,而是关羽和诸葛亮,到了关键时刻,赵云充其量是个安心管家。三国志简要写他“保护甘夫人、阿斗,皆得免难”,接下来的几十年功劳全无。 被“神化”最离谱的,其实是马超。演义里说他潼关大战曹操,让曹操割须弃袍,实际上史书记载根本没有这档子事,甚至说“马超想刺杀曹操,许褚怒视一眼,吓得他不敢动弹”。而且马超平生战功寥寥,还总是因多疑猜忌失去朋友和盟友。投靠张鲁,结果不到两年又反。日子过得比打工人还不稳定,最后混到“消失于历史舞台”。原本被炒得天花乱坠,实际尴尬到没话说。 说到华雄,在演义里俨然“西凉双雄之一”,居然被“温酒斩将”的关羽一刀砍了,直接捧高主角。但史书明确写他刚出场就被孙坚轻松灭掉,连个响亮的履历都没有。你以为他是张飞的对手,其实连酱油都没混好。 姜维的命运更让人心酸。他明明有志气想成就千秋大业,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蜀汉灭亡的“背锅侠”。史书记载,姜维十一伐中原,无一次真正扭转乾坤。到头来,北伐基本成了打“友情赛”,最后还被怀疑“背后搞事”,自己的野心葬送了蜀汉国运。这一切跟演义里“力扛蜀汉大旗、忠勇无敌”的形象有天壤之别。 故事最曲折的地方在于,这些“被神话”的英雄,其实也100%是“历史背影下的小人物”。如同现代社会的“顶流网红”,一旦舆论反转,无所遁形。你曾相信他们刀枪不入,但他们最后也逃不过命运的戏弄和世事的狗血:叛主、内斗、被冤枉、夹缝求生、背负骂名。 风暴过后,一切仿佛又归于平静。有的人说,“这算啥,反正三国演义是故事嘛。”可一层层揭开旧日迷雾,留下的却不是爽快,而是无尽的疑惑和危机感。 这些原本是三国英雄的光环人物,掀开外衣,人人其实都有短板:马超终生难有一场漂亮胜仗,又常常多疑猜忌,翻脸如翻书;吕布号称无敌,结果却拼人品、靠关系,关键时刻总被反算计,谁都不放心依靠他。赵云、姜维本想做历史的舞者,无奈命运不站队,最出名的成就都是给他人作配角。华雄成名归功于“温酒斩将”,现实却是人家孙坚几招秒杀了他,台词都来不及多几句。 更意外的是,每逢关键转折,他们都出现各种无法克服的阻碍。马超一心谋大业,却搞得亲情、友情、前途全丢光;姜维想报国却被同僚排挤,北伐屡战屡败,功名始终与他无缘。内忧外患,分歧越来越深。所谓“英雄联盟”,结果成了义结金兰的笑话。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拆台、内耗不断,三国梦想,最终都化作一地鸡毛。 嘲讽也罢,感慨也罢。现在回头看上面五位“武将巨星”,反正说什么都好,反正你不能再说演义不靠谱。言下之意,大家都以为小说里才是正道,历史不过就是唬人的参考书,吹得越猛越能激发群众斗志。可实际上,这五位“神将”,各有各的“bug”,要勇无勇,要忠无忠。你要说哪位真成过历史巨人,可能除了“名气营销”稍胜一筹,别的真谈不上啥丰功伟绩。我们这些看客,喜欢在饭桌上比“我家马超还是你家赵云”,实际就是“晋江文学城”式自嗨。表面上夸再高,内心里明白:偶像是拿来崇拜、不是拿来照搬。谁要真信了,一本正经跟人争论,倒像个小说推销员,“你牛你上啊”! 各位追三国演义的老铁们,这下爽了吧?被吹上天的马超、赵云、吕布、华雄、姜维,真要按正史算,哪一个不是翻车现场!那么问题来了:英雄是需要神化的典范,还是历史该告诉我们真相?有人说“没有光环的三国太没劲”,也有人坚持“真实的历史比小说还刺激”。你怎么看?你坚持“偶像滤镜”,还是选择“理智打脸”?欢迎评论区放马过来,正反分明,别藏着掖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