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江苏省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基孔肯雅热防控Ⅱ类地区,意味着该省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疫情风险。这一分类基于《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综合考虑了媒介伊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分布、活跃期及既往登革热疫情情况。 蚊子背后的"隐形战场"在南京某老小区做入户调查时,防疫人员发现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80%的住户阳台上都堆着积水容器。一位大妈甚至把废弃浴缸改造成了"储水花盆",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蚊卵。"我们这栋楼12户人家,今年已经有3个发烧的了",社区书记老王叹着气说。这种场景正是江苏被列为防控Ⅱ类地区的现实注脚——不是疫情有多严重,而是防控基础太薄弱。 被忽视的"民生防控链"• 菜市场:清晨的活禽摊位旁,积水里游动着孑孓• 建筑工地:未遮盖的建材堆放区成了"蚊子产房"• 学校:教室里的盆栽底盘长期不清理 这些每天擦肩而过的生活场景,才是真正的风险源。苏州某三甲医院的急诊数据显示,近期接诊的发热病例中,建筑工人、菜贩、保洁员等户外工作者占比超60%。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社区已经开始创新防控: 南京某小区用"积分兑换"鼓励居民清理积水苏州菜场推行"摊主防蚊责任制"无锡外卖平台上线"防蚊物资专送"服务 这场"人蚊大战"没有旁观者 当我们抱怨政府防控不力时,不妨先看看自家阳台;当商家趁机涨价时,更要记住:最贵的驱蚊液,也比不上一盆及时倒掉的积水。江苏的警报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公共卫生的防线,就藏在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