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担心的事发生!美国公然挖墙脚,高加索火药桶要换主人 一个街区的“扛把子”,要是有一天在另一条街跟人打得头破血流,自顾不暇了,那他原来罩着的那几条巷子,会发生什么?恐怕原来那些看他不顺眼的,还有那些想自立山头的小弟,心思都得活络起来。 现在的俄罗斯,就有点像那个分身乏术的“扛把子”。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乌克兰那片泥泞的战壕里时,在他那片被视为“后院”的高加索山区,一场悄无声息的“权力交接”正在上演,主角可不是莫斯科,而是华盛顿。 高加索,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个火药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两个民族,为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那块弹丸之地,打了上百年。苏联在的时候,用高压锅的盖子死死摁住,苏联一散伙,盖子掀开,里头的恩怨情仇立马沸腾,打得不可开交。 后来,还是俄罗斯出面,当了个调停人,派了所谓的“维和部队”过去,算是把这锅沸水调成了文火慢炖。这片地界,谁说了算?过去几十年,答案只有一个:莫斯科。亚美尼亚更是把俄罗斯当成唯一的安全靠山,身家性命都系在克里姆林宫的裤腰带上。 可乌克兰的炮声一响,一切都变了。俄罗斯最精锐的部队都填进了乌克兰的“绞肉机”,派驻在纳卡地区的那些所谓维和部队,更像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保安,眼睁睁看着局势失控。 机会,就这么来了。阿塞拜疆看准了时机,背后还有土耳其这个“突厥兄弟”撑腰。土耳其的无人机,早就在2020年的战争中让亚美尼亚吃尽了苦头,也让世界看到了现代化战争的新玩法。到了2023年,阿塞拜疆干脆利落地发动了一场“闪电战”,一天之内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纳卡地区彻底易主。 整个过程,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在哪?他们就在现场,但他们什么也没做。他们接到的命令或许是“保持克制”,或许压根就没接到任何有意义的命令。亚美尼亚人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占领,也绝望地看着那个曾经承诺保护他们的“老大哥”,袖手旁观。 信任这东西,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起来了。亚美尼亚感觉自己被彻底抛弃,而美国,就像一个等待已久的猎手,嗅到了血腥味,也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国务卿布林肯成了华盛顿的“首席推销员”,他频频穿梭,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导人请到华盛顿的谈判桌上。表面上,这是在调停纷争,主持公道,为了世界和平操碎了心。可谁都明白,牌桌上谈的,从来不只是和平。 美国人开出的价码很诱人。对阿塞拜疆,华盛顿默许了它用武力拿回土地的既成事实,还承诺在能源、贸易上给予更多合作。毕竟,阿塞拜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欧洲来说,是替代俄罗斯能源的一个重要选项。 对亚美尼亚,这个刚刚被“大哥”抛弃的小兄弟,美国人递上的橄榄枝就更有分量了。经济援助、安全合作、政治支持,甚至画出了一张“脱俄入欧”的美好蓝图。潜台词很清楚:别再指望莫斯科了,跟着我,才能有肉吃。 这哪里是调停,这分明就是一场精准的“挖墙脚”行动。趁你病,要你命。俄罗斯在乌克兰流血,美国就在它的南翼,一刀一刀地割下它的战略资产。 普京当然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头的火恐怕比谁都大。高加索是俄罗斯的“软腹部”,是它南下中东、维持大国地位的战略屏障。这个地方一旦被美国和它背后的北约势力渗透,就等于是在自家后院的篱笆墙上开了一个大门,随时可以进来放火。 可他能怎么办?在乌克兰战场上增兵吗?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对阿塞拜疆进行经济制裁?人家背后站着土耳其,而且欧洲正等着它的能源。对亚美尼亚施压?人家已经心灰意冷,正盘算着怎么换个新码头。 普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如何在他的势力范围里,从容不迫地拆东墙补西墙,把原本属于他的棋子,一个个变成自己的。他频频给中亚、印度等国的领导人打电话,无非是想告诉世界,他还有朋友,他的牌桌还没彻底散架。 中国给出的那句“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的建议,堪称点睛之笔。这既是提醒,也是一种旁观者的清醒。美国人想用一套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来解决上百年的恩怨,顺便把俄罗斯挤出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真。 更何况,高加索这盘棋,除了美俄,还有两个重要的玩家——土耳其和伊朗。土耳其通过支持阿塞拜疆,已经把自己的影响力深深楔入了这片区域。它想要的,不仅仅是帮助兄弟,更是打通一条所谓的“赞格祖尔走廊”。 这条走廊计划穿过亚美尼亚南部,直接连接土耳其、阿塞拜疆本土及其飞地纳希切万。一旦打通,整个突厥世界就能连成一片,地缘政治版图将被彻底改写。这对土耳其来说,是实现“泛突厥主义”大国梦的关键一步。 而伊朗,就在亚美尼亚的南边,它看着这一切,如坐针毡。一条被自己战略对手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控制的走廊,出现在自己的国境线上,这简直是噩梦。这意味着伊朗通往高加索和欧洲的陆路通道,随时可能被切断。所以,德黑兰坚决反对,甚至不惜陈兵边境,警告阿塞拜疆不要轻举妄动。 你看,这盘棋多复杂。美国想当新的棋手,但它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虚弱的俄罗斯,还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土耳其,和一个高度警惕的伊朗。它以为自己是在收拾一个烂摊子,殊不知自己跳进了一个漩涡里。 美国人撮合的所谓“和平”,更像是一场“分赃大会”。它默认了阿塞拜疆的胜利果实,试图用一些经济承诺安抚亚美尼亚,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俄罗斯的影响力清零。 这种靠着威胁、利诱和乘人之危换来的“和平”,根基是极其不稳的。它没有解决根本的民族矛盾,反而可能催生出新的地缘冲突。亚美尼亚人咽下的这口恶气,迟早会以某种方式爆发出来。而大国博弈的阴影,将长期笼罩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空。 说到底,高加索的变局,只是全球地缘政治大洗牌的一个缩影。当一个旧的霸权(俄罗斯在该地区)因为自身的战略失误而衰落时,新的力量(美国、土耳其)必然会涌入来填补真空。 这场围绕着俄乌冲突的较量,早已超出了乌克兰的国界。它是一场全方位的消耗战,不仅在战场上,更在外交上、经济上,以及像高加索这样的“代理人战场”上。美国人或许觉得自己技高一筹,在普京的后院放了一把火,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但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真的能带来稳定吗?靠着肢解对手的势力范围来巩固自己的霸权,从来都只是饮鸩止渴。它或许能赢得一时的优势,但最终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分裂和危险。 普京输掉了在高加索的信誉,这是事实。但美国想就此成为新的“和平主宰者”,恐怕也是一厢情愿。它撬动的,可能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个没有了俄罗斯压舱石,却挤满了各路心怀鬼胎的“新玩家”的高加索,未来的不确定性,只会比过去更高。这场大国间的博弈,最终的结局,或许要很多年后才能看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靠挖墙脚的伎俩,永远也建不成和平的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