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美元一颗大火箭?哥们你没听错,沙特亲王当场点头,36颗直接刷卡。” 那年北京的冬天冷得刺骨,谈判桌旁的暖气呼呼吹。曹刚川刚伸出一根指头,心里小算盘啪啪响:一千万美元,差不多得了。班达尔眯眼,生怕自己听错,小声补一句:“一亿美元?”空气凝固两秒,曹刚川脑门一热,嗯了一声。就这一声,36亿美元到账,顶中国当时外汇存底一倍半。 沙特人把箱子一拉,全是绿油油的现金。中方财务连夜加班,点钞机差点冒烟。第二天,银行门口排队换汇的人看傻眼:怎么一夜之间国家账户多了这么多零。 钱到位,事就顺。东风-3导弹拆成零件,装进木箱,外面刷上“机床设备”字样,走铁路晃晃悠悠穿过戈壁,再转船运到波斯湾。沙特那边早把沙漠深处的一块平地铲平,中国工程师一下飞机,热浪扑面,鞋底差点化掉。 导弹到位,沙特王室心里踏实不少。北边萨达姆正集结大军,电视上天天放坦克碾过公路的画面。沙特电视台突然插播一条录像:巨大的导弹拖着火柱蹿上天,镜头切到地下指挥所,一排军官齐刷刷敬礼。萨达姆看完,默默把进攻计划往后挪了三个月。 导弹没点火,仗就打不起来。沙特老百姓晚上照样逛街,咖啡馆里水烟味道缭绕,没人再担心头顶飞炮弹。王宫里,亲王举杯对中国顾问说:“你们这快递,比UPS还管用。” 后来沙特觉得这招太香,干脆再砸150亿美元,让中国人在沙漠里建基地、教操作、包售后,一条龙服务。项目代号“金轮工程”,听着像佛教法器,其实就是24小时战备值班表。中国教官带沙特士兵练装填,口令从阿拉伯语换成汉语,再换回阿拉伯语,两边都学会几句脏话,感情迅速升温。 时间一晃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开打,美军飞机跟下饺子一样往沙特机场落。萨达姆的部队离边境只剩几十公里,美国将军问沙特要不要先撤侨。沙特军方直接把录像带塞进录像机,电视里东风-3冲天而起,主持人用阿拉伯语加英语双语播报:“射程覆盖巴格达。”萨达姆看完,命令前线原地挖壕沟,别再往前一步。 导弹还是没射,和平却保住了。沙特人悟了:原来最硬的盾不是飞机坦克,而是让对方知道你家里有把大狙,还随时上膛。 再后来,沙特升级东风-21,射程更远,精度更准。虽然弹头不是蘑菇云,但砸下去也能把指挥中心掀个底朝天。沙特军官摸着新弹体感慨:“旧爱没白扔。” 2017年,沙特又看上了红旗-9防空导弹,40亿美元说掏就掏。雷达一转,100个目标同时锁定,按发射钮的手终于握在自己掌心。同年,翼龙-2无人机到货,一飞飞七千公里,红海上空转圈拍照,比战斗机省油多了。也门战场实战检验,无人机挂弹炸得准,沙特飞行员坐在空调房喝咖啡就把任务完成。 这边沙特越买越爽,那边卡塔尔却踩坑。2025年9月,以色列战机突袭多哈,爱国者-3系统突然哑巴,雷达屏一片雪花。事后查账,发现控制权还在美国本土,按钮远在加州。五条人命换来一句“系统升级中”。卡塔尔人傻眼,连夜给中国打电话:红旗-9还有现货吗? 沙特在旁边看得直乐:早告诉你们别全信美国。转头又下单20套红旗-9BE,顺带把人民币账户开起来。如今中东军火交易四成用人民币结算,埃及甚至搞了双币支付,美元地位肉眼可见往下掉。 以色列F-35飞一小时烧掉两万八千美元,沙特的激光防空一次只要三块美金,还成功干掉十三架无人机。账一算,土豪也懂得省电费。 导弹基地在沙漠里立了四十年,沙尘暴来了又走,发射架锈了又刷漆。当年学汉语的小兵如今当将军,口令依旧清晰:“目标锁定,是否发射?”按钮在他自己手里,没人能远程关机。 中东这盘棋,沙特靠一哆嗦的误会,换来三十年安稳。有人花大钱买热闹,有人花小钱买太平。你说值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