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土豪新疆队再次遭遇外援变卦风波,原定加盟的大外援斯佩尔曼被爆出利用中方球队抬价韩国联赛,让刚经历哈雷尔合同纠纷的俱乐部雪上加霜。 这支舍得投入却总被外援坑的球队,暴露出职业化运营的深层短板。 从吴冠希到李炎哲,新疆队组建本土阵容确实肯下血本。 但外援选择屡屡踩雷暴露管理漏洞——从哈雷尔赛前临时加码要房要车,到斯佩尔曼这次拿CBA当谈判筹码,俱乐部在合同细节把控和背景调查上明显不够专业。 韩国KBL联赛早在五月份就曝出斯佩尔曼续约谈判陷入僵局,这种利用多支球队博弈抬价的套路在外援市场并不新鲜,管理层理应预判这类风险。 真正扎心的是新疆球迷年年见证同样剧本。 上赛季总决赛伤兵满营还能拼到亚军,这赛季还没开打就折在外援环节。 现在的问题是球队总在同一个坑里摔跟头,到底是经纪人太狡猾还是自己选人标准有问题? 隔壁辽宁队签弗格怎么就能三年稳如磐石? 职业体育说到底还是专业度比拼,光砸钱买不来冠军基因。 新疆队这波属实惨,但说实话也该长点记性了。 与其总抱怨被外援坑,不如学学广东队建立自己的球探体系,或者参考浙江搞青训造血。 现在连NBL球队都知道要查外援的征信记录了,咱好歹是争冠队伍,能不能搞个经纪人黑名单? 球迷愿意等球队成长,但年年重复交学费真遭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