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抗美援朝期间的严重叛徒,导致6700多名战友牺牲,其最终命运如何?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谁是抗美援朝期间的严重叛徒,导致6700多名战友牺牲,其最终命运如何?

发布日期:2025-08-11 05:17 点击次数:140

38军历来是解放军的精锐之师。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后,志愿军38军凭借这血与火的洗礼,愈发彰显了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万岁军”的威名。

即便如此,这支在朝鲜战场上屡战屡胜的精锐部队,亦曾在一场阵地攻防战中遭遇挫折,尽管付出了6700余人的伤亡代价,却依然未能按照预定计划攻克阵地。

这成为38军战史遗憾。

这场败北并非源于军事指挥的疏忽,而是由于一名叛徒的告密,导致38军的攻势部署不慎泄露。

这个叛徒是谁?他为什么要叛逃?

叛变的投机分子

这名导致38军折戟白马山战役的叛徒叫做谷中蛟。

依据现有资料,我们仅能确知他在1949年6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接着便投身于南方中央军事政治训练学校,接受系统的政治与文化教育。

投身战场的他,随后被委以重任,分配至38军114师下辖的一个部队,担任文化教员一职。

作为一位文职人员,谷中蛟日常鲜少涉足军事操练,亦未曾肩负起军事作战的重任。

他的职责核心在于为那些军中文盲战士们朗读上级颁发的纲领性文件,并为他们深入解读和阐释我党的政策理念。

此外,还肩负起为战士们朗读中央领导人的文章以及其他宣传我党思想的书籍和刊物的重任,旨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此外,谷中蛟常为连队战士代笔家信,因此他的人脉圈极为广泛,与战友们间的关系亦甚为和谐。

即便他并未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或决策,然而,通过与众多战士的频繁交流,他依旧能够获取到我军的大量军事部署信息。这一行为为他日后的叛逃埋下了潜在的破坏隐患。

相较于众多投身志愿军的战士,他们怀揣着保卫家园、捍卫国家的崇高理想,谷中蛟加入志愿军,其初衷却单纯是为了追求升官与财富。

本质上而言,他投身于解放军,实乃一场对人生的一次大胆赌注。

鉴于谷中蛟等具备一定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在我军当时属极为珍贵的人才,军中对他们格外予以保护。

除非遭遇特殊情况,否则他们不会被派遣至战场进行战斗。正因如此,谷中蛟得以在经历前五次战役的过程中毫发无损。

在这场惨烈的汉江阻击战中,谷中蛟所属的连队兵力锐减,最终仅余下十几名战士,谷中蛟便是这幸存者之一。

纵使谷中蛟得以在战友的庇护下幸免于难,然而,他亦未有机缘建立功勋,心中不甘,不愿就此沉沦度日。

因此,为了把握晋升的契机,谷中蛟平日里总是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每一次战事来临之前,他都会郑重其事地向上级呈递请战书。

为在上级和战友心中树立良好形象,身为文职人员的谷中蛟亦时常积极参与军事训练与演习。

这位天性聪颖的个体,总能迅速掌握战术精髓,因而每次均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赢得上级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或许是由于谷中蛟往日表演时的竭尽全力、逼真传神,他那份“真诚”感动了上级领导。于是,在谷中蛟再次提出请求后,领导竟真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加之他在日常军事演习中表现卓越,上级便看好谷中兵的非凡潜能,遂将其纳入一支精锐突击队之中。

如今,谷中蛟不得不鼓起勇气接受这项任务,此举也为他日后的叛逃埋下了隐秘的伏笔。然而,直接引发谷中蛟叛逃的导火索,竟然是一桩既令人啼笑皆非又微不足道的小事。

事实上,彼时38军正处于换装阶段。然而,鉴于我军初期后勤保障能力尚显不足,无法一蹴而就完成38军的整体换装任务。

于是,在38军中,部分部队已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而另一些部队则需在本次军事行动结束后方得着装。恰巧,谷中蛟所隶属的连队便属于后者,尚未完成换装。

在这关键时刻,素来自私自利的谷中蛟决意背叛,一方面是为了保全自身性命,另一方面也意图凭借手中掌握的军事情报,向敌方换取荣华与富贵。

战前泄密

1952年下半年,开城的停战谈判因美国方面的傲慢态度而陷入僵局。

为遏制敌人的嚣张气焰,彭德怀在毛主席的明确指导下,密谋部署了一场关键的秋季反击战。

彼时,彭德怀的目光锁定在了“铁原-金化-平康”这一战略三角区,此处正是中美双方反复拉锯、激烈争夺的前沿要塞所在。

位于战略要地“铁三角”的核心区域,横亘着一条名为“三山阵线”的线性布局,它由东北侧的五圣山、西侧的西方山,以及西南侧的白马山共同构成,分别把控着铁三角的三个关键方位。

当时我军已牢牢掌控五圣山与西方山,若能一举攻占白马山,便能实现对三山阵线的全面掌控,进而逐步稳固对铁三角区域的统治。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通过威胁美军联军的侧翼及其后勤补给线,迫使其整体防线作出后撤。

肩负夺取白马山这一艰巨使命,理所当然地落在了被誉为王牌的38军肩上。

38军当时士气高涨。

他们已正式换装苏制装备,在前五场战役中曾显露出短板的火力问题得到了显著强化,战士们的个人武器与补给品亦得到了全面升级。

此外,时任38军军长江拥辉针对阵地作战的新战场环境,特地成立了擅长隐蔽突袭的精锐尖刀部队,旨在为攻克美联军的阵地防御预设良策。

正当38军全体将士紧锣密鼓地备战之时,谷中蛟却暗中策划起了他的逃亡之计。

谷中蛟在决意背叛之际,原本打算趁夜深人静,战友们皆沉睡于梦乡之际,悄然逃离营地。然而,鉴于我军对敌夜袭的严密防范,戒备之森严无以复加,层层哨卡使得谷中蛟的逃跑计划变得毫无可能。

正当谷中蛟心急如焚之际,他终于在战事即将揭幕的前夜,捕捉到了那稍纵即逝的良机。

1952年10月2日,谷中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关键时刻。

为备战接下来的阵地攻防,我军着手安排干部们穿梭于白马山周边的山径之间,以便深入掌握地形地貌。

这便为谷中蛟提供了良机,他把握住与战友暂时分离的瞬间,立刻遁入附近的山林,朝着敌军阵地的方向疾驰而去。

彼时驻扎于白马山的,系韩军第9师下辖的一个独立团。

谷中蛟疾驰而去,一边在韩军士兵的注视下丢弃了腰间的佩枪,一边高举双臂呼喊:“请勿射击!我前来投降!我有事欲面见贵军长官!”

纵然韩军士兵未能领会谷中蛟的话语,然而目睹他弃械投降并高举双手,便选择了不开火。

在确认谷中蛟身上并无其他藏匿的爆炸性武器后,韩军哨兵将其押解至营地。

被押送至韩军指挥中心,目睹左右两侧站立、手持枪械、警戒森严的韩军士兵,谷中蛟内心因恐惧而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然而,一想到若是此刻回头,难免会被韩军视为间谍而遭受极刑,谷中蛟也只能咬紧牙关,决心一意孤行至底。

韩国军人与俘虏

在韩军长官的严密盘问面前,谷中蛟保持沉着冷静,巧妙地透露了若干军事情报,由此赢得了韩军长官的深切信赖。

不久之后,谷中的蛟龙被迅速载上了一架军用直升机,目的地是位于白马山附近的美国联军总指挥部。

于斯处,谷中蛟邂逅了数位美军将领,他迫不及待地向身侧的翻译疾呼:

“我怀着诚挚的心意前来寻求加入贵军,身为志愿军的一名干部,我深知诸多军事机密。恳请贵军给予我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

目睹谷中蛟展现出如此积极主动的姿态,美军军官们自然感到由衷的喜悦。

经过一番对基本信息的核实,确认谷中蛟确实前来投诚,对方随即对我军军事部署的情报展开了详尽的询问。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美军军官在核实身份之际,询问谷中蛟投敌的缘由时,谷中蛟亦面露难色,含糊其辞地回应道:

“身为突击队的成员,我深知战场上的生死瞬息万变,因此出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选择了投奔贵军,以求在保卫家园的征程中,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

谈及所期所愿,谷中蛟直言不讳,希望能获得一笔丰厚的现金,并希望借此机会前往美国展开新生活。

谷中蛟利欲熏心,忘义嘴脸毕露。

38军的遗憾

经过深入审问,美军成功从谷中蛟龙的口中揭露了38军的几乎所有作战细节,涵盖了发起进攻的时间点、战术策略的布局、部队的部署安排以及火力支援的部署等各个方面。

此举对38军后续的攻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韩9师正全力筹备白马山阵地的全军运动会,对此,38军即将发动的攻势一无所知,故而未曾有所防备。

若非谷中蛟的背叛与泄密,38军本可轻易击败毫无防备的韩军,一举夺下白马山阵地。

得知这一消息后,美联军指挥部迅速下达电令,要求韩9师即刻进入战备状态,并明确指示其立即加强白马山防御阵地。

为确保防御坚固,南朝鲜地区在白马山及其周边山岭之上,开凿了众多相互连通的战壕,并以各山头为据点,部署了加强连的兵力。同时,精心构筑了多个火力交叉阵地,以实现相互支援和掩护。

除此之外,在美军的支持下,南朝鲜军队仅用两天时间,便将用于阻挡志愿军进攻的铁丝网系统从原本的3层增密至7层。

谷中蛟的泄密不仅令南朝鲜军队的备战力度大幅提升,更使得美联军的整体战术布局发生了极具针对性的调整。

依据美军的历史战记,一接到消息,韩9师便迅速集结了两个重型炮兵营,以增强白马山防线的火力支援。

为确保这一维系铁三角对峙阵线的关键节点,美军亦从其他战线调集了至少6个重炮营予以支援。

此外,鉴于谨慎的原则,美军特地抽调了一支高射炮营和两支坦克营,同时,韩国军队也提供了一支坦克营作为预备力量,以便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这究竟意味着怎样的规模?此次美军所进行的增援,其火力相当于增加了2至3个美军师。

一旦得知谷中蛟逃逸的消息,38军迅即向志愿军总部进行了汇报,然而志愿军总部并未因此而搁置既定的作战部署。

当时,我军作出此决定,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量:

首先,所泄露的仅是38军一部份的作战部署,故而推迟整个志愿军早已筹备良久的作战计划实属不妥。正如俗语所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军事行动中尤忌军令频繁更迭。

其次,志司对38军这支部队素有深切的信赖。

38军全体将士对志司的指令毫无犹豫,誓言全力以赴,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战事一触即发,江拥辉便察觉到原先精心策划的突袭策略,竟在初始阶段便已宣告破产。

敌军对38军先锋部队的突袭早已预料,我军突击队刚抵达阵地,便瞬间陷入敌军猛烈的火力网中。

我方对敌方阵地的炮击成效甚微,敌军南朝鲜部队早已遁入深深的战壕之中,致使我方炮火未能造成显著伤害。

继之,敌军凭借远超南朝鲜军一个师实力的火力支持,对我军增援部队的行进路径展开了狂风骤雨般的炮轰,导致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承受惨重的伤亡代价。

正是如此,一名叛徒的告密使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本38军的迅猛突袭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面对敌军超出预期的兵力和火力配置,38军陷入了异常艰苦的战斗。

历经惨烈战斗,付出6700人伤亡的代价后,38军不得不黯然撤退。

在白马山一役,折戟沉沙,此败绩亦成为38军战史长河中永恒的遗憾。

结语:

谷中蛟,此马白受挫的罪魁祸首,最终亦未能逃脱悲惨的结局。

战后,敌人并未履行将之遣送至美国的承诺,反将他作为志愿军叛逃者直接押送回台湾。

对于那些曾投诚于我军阵营的个体,蒋介石同样抱持着不信任的态度,对他们实施了周密的监控和严格的劳动改造。

谷中的蛟龙亦只能被委以修筑铁路、搭建楼舍等艰辛劳作。

关于他的最终归宿,由于这位人物早已隐匿身份,鲜有确切信息流传。传闻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已离世,亦有说法称他勉力支撑至2008年方才撒手人寰。

然而,不论结局如何,他在宝岛台湾的岁月实属不易,最终只能孤寂地客居他乡,直至离世,这恐怕也是天意对他的一种惩戒吧!

------

QQ咨询

QQ: